(七侠五义同人)怂郡主追夫记_作者:凌沧州(186)

2018-02-17 凌沧州

  “我必须要去。”

  赵宁攥紧了手帕。

  她不信刘太后是因私废公的人,她也不信,只手遮天的太后居然束手就擒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不在棋局中的人,才能洞察出这诡异莫辨的风起云涌。

  藩王势强,天子赢弱,久而久之,一场战乱再所难免。

  而精明强势的刘太后,以天下为棋,做了一场豪赌,世间之人人都被她诓进去了。

  战乱四起,彼时还能保持清醒的,除了下棋人刘太后,也就只剩下赵宁了。

  江湖之大,庙堂之远,唯有两者都不沾染的人,才能洞察出刘太后真正的意图。

  赵宁就是这样的人。

  如今赵宁需要做的,是点醒赵祯,让他跳出局外,避开刘太后布好的陷阱,守护好这赵家江山,祖宗家业。

  “我送你去。”

  展昭道。

  展昭把赵宁送到皇宫内,看她怀抱着暖炉的背影走进赵祯的宫殿,天空开始下起大雪,她的脚印很快就被雪花遮盖。

  展昭握紧了巨阙。

  虽新婚不过三月,但展昭也感觉到了赵宁身体的变化。

  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越来越嗜睡,葵水来的也不准时。

  最开始展昭还以为是赵宁怀孕了,兴冲冲地找了公孙策来给赵宁把脉。

  公孙策把完脉,私下告诉展昭,赵宁的脉象,比上次他给赵宁把脉时更弱了。

  展昭闭上眼,赵祯去大相国寺时,赵无眠曾找到他,给了他侍养不死草的方子,让他照着那去照顾不死草。

  两月有余,不死草终于抽出一片绿色,假以时日,不死草或许真的能长成传说中的那样,但是赵宁的身体,能撑得到那个时候吗?

  烈风扬起展昭的衣摆,他想起赵宁昨夜跟他说过的话:霜雪落满肩,白了鬓发,柔和了眉眼,这样的话,是不是也就算白首了?

  赵宁一步一步登上台阶,热气扑面而来,小太监们连忙去解她的披风。

  赵宁摇摇头,小太监便退了下去。

  许多日未见赵祯,赵祯一如从前,只是那深深皱着的眉头,让他显得有几分憔悴。

  他见赵宁进来,苦笑一声,道:“阿宁,你是来劝朕的吗?”

  赵宁点点头,小太监给她沏了热热的茶,她抿上一口,觉得五脏六腑都慢慢开始回暖了。

  热气从茶杯中升起,萦绕在赵宁脸前,赵祯有些看不清她的眉眼,只是觉得,今日的阿宁,似乎跟往日有些不同。

  具体哪些不同,他也说不清楚。

  或许是赵宁的妇人鬓让他看得有些别扭,又或许是赵宁微微翘起的小指上的鎏金护甲闪着的光太过刺眼。

  赵祯挥手,殿里的宫女太监们尽数退下,赵祯走了下来,他手里拿着戍边军将领写的奏章,递到赵宁面前,道:“阿宁,你看看。”

  赵宁接过来一瞧,那字迹并不算好,略有些潦草,一看便知道是久经沙场的人所写的,收笔提笔间,那金戈铁血的气息便顺笔画留了下来:

  只待尘烟报太后,满头霜雪为君知。

  简单的两行字,力透纸背,点明了自己忠于何人,分毫未提赵祯要他带兵勤王的事情。

  赵祯眸色黯然,道:“阿宁,朕是不是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皇兄,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你的人生太顺了。”

  赵宁合上奏折,淡然道:“你出生没几日便被先帝立为太子,不曾经历过兄弟同室操戈。”

  “你懵懂无知时,先帝撒手西去,不曾经过父不父,子不子的朝不保夕。”

  “你长大成人理朝政时,你的叔叔王爷们被太后收拾得服服帖帖,对你不敢有半点不敬,你没有经历过削藩时的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赵宁的声音越来越冷,赵祯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皇兄,若你经历过这些,便不会有今日的疑问。”

  赵宁将奏折随手丢在火炉里,看它转眼间烧成灰烬,平静道:“先帝为你留下的烂摊子,太后已经尽数帮你摆平了,今日这场藩王之乱,是太后最后能帮你做的事情了。”

  “阿宁…你,你说什么?”

  赵祯有一瞬的慌乱,赵宁笑了一下,道:“走吧,我们去请太后。”

  “自此之后,我大宋朝江山永固,天下承平,世间再无能威胁到皇权的藩王,也再无功高震主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