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120)

2018-02-15 艾草

  “我深知你二人之心。可你们如此,却给了多少人以苟且偷安的理由?”诸葛亮摇头:“此事我决不应允。”

  “可是…”

  “啊…文仪,正方…”刘备叹道:“我们三人,皆是为了孔明好。可是你二人并不了解他。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你们以为朕托丞相以北伐,只是为了我大汉基业?”刘备摇摇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你们难道宁愿看他求田问舍,守国自保,也不想看到他光照天下,名垂青史?你们想看他困守一州疲敝之地直到老死,还是威震四海,以安天下苍生?”

  “……”李严与王连面面相觑。只听刘备又叹道:“你们要把凤凰当成鸟雀一样眷养。他是卧龙,当游于江海。不是困在浅滩的小蛇。正方,传令下去,命二千石以上官员,皆来寝殿。”

  “该是朕向你们交待一切的时候了。”

  就在等侯群臣之时,诸葛亮坐在刘备榻侧,替皇帝抑了抑被子,轻声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刘备微笑摇头:“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王连与李严不免对望。这君臣二人借诗抒情,令人明了于心。诸葛亮是自己誓愿北伐的,其志坚定不可转。刘备观察了他的志向,是以以风烛残年劳费心力,要助自家丞相一臂之力,扫清前路障碍。就如当初诸葛亮决意出山相助于汉左将军一样。他们二人,此刻依然壮志未已。

  这君臣二人相遇,有如火光,烧灼交融成一片,照耀一方,再不分彼此。他们若不重燃大汉宝鼎之火,便将自己燃烧殆尽。诸葛孔明的光芒,与大汉国祚同明灭。而刘备此时正在拼尽此生最后一丝力量,将他的光明与信心传递给诸葛亮,将他推向高处不胜寒,欲使之成为乱世长夜中最闪耀的北辰星。

  30. 托孤

  不多时,身在白帝城的官员皆已齐聚永安宫刘备寝殿。此刻寝殿内安置坐席,一如当朝议事之时。荆州旧部元老以赵云为首,诸文武如陈到,廖化,向宠,陈震,蒋琬等。益州仕族以李严为首,射援,吴班,王连,费祎,张翼等皆先后来到。诸人正襟危坐,皆望着坐于榻侧的诸葛亮与半卧榻上的刘备。

  待得群臣坐定,刘备缓缓撑起身,目光肃然,望向群臣。病中之人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朕今举国,托付于丞相。然朕尚有一大疏失,此时便当公布于天下,使卿等明知朕意。”

  “朕之过,便是未曾让川中诸卿亲见丞相将兵之才。”刘备缓缓道:“丞相之才,有踰管乐。昔日朕孤穷之时,丞相尚可以极有限的兵马钱粮,为朕连下荆州四郡,打下最初的基业。庞军师去后,丞相统兵入川,与子龙,益德分定郡县,合围成都。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白帝城之易守难攻,固若金汤,也是丞相亲自率众攻克。丞相用兵,何逊于古之名将。其领兵时,赏罚肃,号令明,阵戎齐整,止如山,进退如风。虽统万人,其所兴造,若十万之功。虽古之孙吴统兵,也未必过此。”

  “昔时朕每战则败,后赖丞相指点,方明大略。云长、益德、子龙、汉升、叔至等亦皆得孔明教授将兵之法。非旦陈兵列阵,乃至营垒障塞,皆应绳墨,故日后方能每战必克。丞相夙夜辛劳,教兵讲武,为朕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不然,尔等以为以丞相年齿,如何管得住朕手下这些耆老旧臣,骄兵悍将?”刘备说着,看着赵云与数位荆州旧臣:“卿等皆曾亲见。朕此言,可有言过其实?”

  赵云与马谡等皆长跪深揖:“陛下所言,皆属实。”

  众臣闻此,不得不服。丞相虽不随军征战,然背地里替陛下做了多少事,却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但听刘备续道:“丞相统兵,或不出孙吴。然理民之才,更胜萧何管仲。诸臣中无有过之者。朕一己之私,不欲丞相亲冒矢石,故连年令其镇守成都,为朕足食足兵,保国安民…未料,竟使卿等误以为丞相之才,只宜政理…”

  川中众臣等低声道:“臣惭愧。”

  但见刘备又微微一笑:“也好,也好。国之神器,不可示人。就连卿等,尚不见丞相将兵之能。惶论曹魏,更是只知蜀中除刘备,再无别人统兵。来年丞相兵出祁山,震动关中,教他们朝野惊恐,不及防备。却也是朕替丞相埋下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