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122)

2018-02-15 艾草

  刘备含笑望着他,点了点头。赵云陈到等众将心潮澎湃。赵云率先站了起来,对刘备躬身长揖,随即面向诸葛亮,半跪于地,朗声道:“云愿随丞相北上伐魏,听任调度,万死不辞!”

  马谡射援等亦是起身,随之半跪抱拳:“愿随丞相北上伐魏,还我故都!臣等听任调度,万死不辞!”

  诸葛亮执扇对着众人还礼:“亮在此,深感诸公信任之情,倚赖之重。然亮性鄙暗,诸公倘能勤攻吾之阙,共议良策,则汉室之隆,还于两都之日,可计日而待矣!”他言毕,即回身对着刘备长揖:“陛下!”

  刘备缓缓点头:“丞相与众卿如此…朕无忧矣。”

  他说着,挥手命人扶起丞相。笑容虽欣悦,嘴唇却苍白得几乎毫无血色。这一场会议,竟消耗了他所剩不多的体力。诸葛亮见此心下忧极,忙命众人告退,太医樊阿随即上前请脉。

  31.子产歌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子产歌》

  刘备于昏迷中醒来时,正见诸葛亮守在榻侧,怔然看着他。

  他强撑多日,此时为了托孤已耗尽最后一丝力量。然看见自家丞相的模样,仍是忍不住笑出来:“丞相这呆若木鸡的样子,朕还是第一次见。”

  诸葛亮微微一笑。刘备取过枕边一锦囊,交给诸葛亮:“遗诏早已写好。请丞相过目。”

  诸葛亮打开锦囊,颤抖字迹映入眼中--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诸葛亮阅毕,更是泪下:“陛下何以自抑若此?”

  “朕虽屡告丞相勿得妄自菲薄,然此时朕若不自贬,无以彰丞相之明也。”刘备摇头:“还望丞相体知朕意。”

  诸葛亮听闻,便不作声,专注地听刘备说下去。

  但听刘备开口:“夷陵一战,损伤我大汉四万将士。朕背负弥天大罪,自知命不久长。当此之际,若没有羞耻惭愧之心,朕还是人吗?本来想学孝武皇帝写个罪己诏。不过…汉贼不两立。伐吴本身并没有错,不能让百姓误解。还有,丞相没劝阻朕,即是与朕同罪。朕不能让天下人认为你有罪。”刘备微微一笑:“此事,你我知道就好。”

  “…君子不畏死亡,以其重如泰山,死得其所也。将死之君子,不忧不惧,往事不可追,其如逝水,又如夕阳西落之不可挽。然来者犹可待,丞相志存高远,将临风翱翔,继以月上东山。”刘备笑对诸葛亮:“丞相…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是你让朕死得其所,让朕看到光明的未来。朕愧对万民,愧对死亡将士,而独不愧对丞相。因为丞相必当因朕之托付,而留盖世功业,光照千古。”

  刘备说罢,见诸葛亮仍悲痛,便笑道:“这正是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还有,知耻近乎勇,丞相。你的帝王,是真正大仁大勇之人。”

  诸葛亮不免被自家皇帝逗得破涕为笑。他方才醒悟其实刘备并没有变,他依然是那个自信满满的君主。同以往每一日他所见到的一样。

  但是…又有些不一样。刘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细心谨慎。他把一切都考虑好了,尽生命最后一丝力量,为自家丞相铺平往后的道路。

  但听刘备续道:“丞相,因此,朕必要彰己之过,显君之贤,使阿斗与百姓以你为师,因为你才是大汉的将来。”

  他说着,缓缓吟唱起来: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这是一曲郑人歌颂子产的《子产歌》。刘备握着自家丞相之手,殷殷吟唱着。诸葛亮此时尚不知道,刘备在做什么样的预言。他不知道,日后他将受亿万百姓歌颂。而这开始歌颂他的第一人,竟是刘备。他闻此曲,泪流满面。然后默然听着刘备细细念叨起他治国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