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7
番外一
【玄亮/乔视角】岂神之祇
岂神之祇 | 诸葛乔篇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
岂神之祇,岂人之精?
何思之深,何德之清!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1. 人山为仙
我曾经怀疑我的父亲是仙人。不然,他为什么给我起名“乔”,字“伯松”?那都是仙人的名字:王子乔,赤松子。还有我的妹妹果也是仙人啊。她对修道有着极高的天分,人们皆说,她会飞升成仙。
父亲的容貌出众的清秀俊雅,父亲的身形出众的高大,他的智慧与沉静无与伦比--至少在年幼的我看来是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认为他是神仙下凡?
以至于我差点忘了,父亲曾经隐居山林,却不是在修道,而是同百姓一样躬耕。父亲怀抱绝对的智慧与学习道行的天分,可他不欲飞升,而是志在天下。
“你还忘了一件事。”父亲捏了捏我的鼻子,笑着提醒我:“乔儿的名字,是阿爷取的,不是为父。”
出于敬爱,我一向是以“父亲”来称呼他的。而父亲说的阿爷,是指我的生父诸葛子瑜。在我六岁那年初次看见羽扇纶巾的父亲之后,阿爷说我一天到晚闹着还要见仙人。直到有一天,阿爷被我烦得受不了,告诉我仙人要收我为徒啦。他要把我送到仙人身边。
离开阿爷之后,我有几个月会于夜晚在被窝中偷偷地哭,就是不肯让我的仙人师父知道我想家。我不要让他看见我哭的样子。
我喊他师父,仙人师父。
直到他哭笑不得:“乔儿,叫阿爷。”
“不,你不是我阿爷!阿爷说你是他的弟弟,所以是叔父,是师父…”
天知道他花了多久的时间让我改口。然后我一直叫他父亲。
随着年龄渐长,他开始让老师教我礼仪,他对我开始严厉起来,但他仍不曾失去一个父亲的温和。那使我在之后虽然不再像幼时一样动不动抱他,往他怀里扑,但我对他的敬爱,只能与日俱增。
自幼我的身体就比别的孩子弱,于是随着年龄增长,我才意识到父亲给我起名乔,字伯松的意思。他只是希望我如松柏乔木,如王子乔,赤松子一样长寿健康。他对我别无他求。
可是父亲是那么的高大健康。他曾多年在田间大半日汗如雨下,挥着锄头,或者扶犁。他的力气很大,我知道他如果习武,绝不会输给关张赵任何一位将军。然而他可以终日埋首在公文账本之中,为了国家的一切兵车粮草,柴米油盐绞尽脑汁,奔走忙碌。这真真正正是事无巨细,需要巨大的体力与精神力支撑。这是其它将军们或任何一位文官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件事只有父亲能做到,能做得那么完美无缺。所以他义无反顾揽了下来。
直到十五岁那年,我的身体还不见好转,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成长,学习。我永远不可能与他比肩。
那一度让我沮丧不已,而我不是因为自己比不上其它孩子而难过,而是因为我比不上他--父亲。
见过父亲身着蜀锦的人,都会惊为天人。锦绣灿然的纹路恍惚了我的视线。当时他在我心目中,已经不是羽扇纶巾的仙人。他是神—久远传说中,除了伏羲,神农,女娲之外的天神。
2. 日月为明
父亲是一个强大到彷佛从不会情绪失控的人。他的微笑温暖和煦如初夏微风。他威严端方有如山岳。就算是执法时偶然薄怒,也有如寒山罩上一层薄霜。炙热烫人的泪水,或者如暴风雪般的狂怒,似乎从来不属于他。那只属于他深深仰慕敬爱着的先帝。
不过,我记得,好像有一次例外。
我说“好像”,是因为父亲那一次的失控并不明显。
那是先帝驾崩后,他扶梓宫从白帝城回来三天后的一个夜晚。我意外发现了他从繁复公文中抬首时的瞬间失神。父亲的眼睛如墨玉般明亮,里面随时都有着睿智的光芒,深沉而宁静。依照我小时候的话说:父亲的眼睛藏了好多东西,就像星辰一样,漂亮耐看,让我永远看不腻。祖父是因为这样才给您起名“亮”吗?
父亲笑着抚摸我的头,并没有答话。
而那一夜,我看见父亲从公文中抬起头时那彷佛被抽去了灵魂的空洞眼神,其中的彷徨,甚至是恐惧,彷佛要将强大的他给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