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59)

2018-02-15 艾草

  此时,汉丞相与随行的马谡,费祎等随从正步行视察宝瓶口。路并非特别陡峭,然而向来步伐稳健的丞相却不知如何一下踩空,彷佛玉山将倾。马谡离得最近,慌忙扶住了他。诸葛亮将手搭在他肩上,稳住身形,却是微微皱眉,一时难以移步,显然已葳了脚。

  “丞相…可要命医官前来?”马谡问。

  诸葛亮笑而摇摇头:“无妨,歇一下便好。”

  一时随从十数人都停了下来。以为丞相只是停下与堰官商议事情。那堰官看着诸葛亮,神色着急,却在诸葛亮冲他温和一笑之际放下心来。只听马谡打开了话匣子,笑道:“昔时在隆中,丞相带着我与兄长在田野间奔跑,兄长总是跑得气喘吁吁,也跑不过身长八尺的丞相。而我人小腿短,葳了脚,还是丞相把我抱回去的。”

  而此时诸葛亮依然手按在他肩上,倚着马谡,笑道:“幼常,一会儿若真不行,得让你搀我回去了。”

  费祎与堰官闻此不禁笑了起来。

  几人沉默片刻,隐约闻得远处民家传来歌声…此起彼落,断了片刻,又有人续着唱起来:

  “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是百姓祈祷出征将士早日平安归来,莫要死在他乡的歌谣…显然是思念弟弟的兄长所歌。堰官本还想去阻止唱歌的百姓们。却被诸葛亮抬手阻止,静静闭目聆听。马谡坐在他身侧,亦是竖耳聆听。

  “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陛下啊…不知你此时到了哪里?在何处筹划军机,领军奋战?你可千万要谨慎啊…早日归来,不要无止境地与吴作倾国之争…

  “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兄长…你现在随从陛下,到了哪里呢?是还在陛下身边,还是已入武陵?兄要入那蛮荒之地,弟甚担忧。怕你捐弃在外,不得归来…

  费祎安静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想臣子思念君王,父母思念出征在外的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兄长思念弟弟,全城百姓,有多少人入夜无寐,望天祈祷。

  无怪乎长史杨颙每次劝丞相早些歇息,诸葛亮总是道:“出征将士,夙夜无寐,忠于王事,若遇开战,非死即伤。母唤儿,妻唤夫,痛断肝肠。吾尚不用受这军旅辛劳,只镇守成都,岂可不尽全力,以保三军将士衣食无虞,百姓安居乐业?”

  费祎正自沉思着,只见远处一信使驰马奔来,下马后即来到诸葛亮面前,恭敬捧上书信。马谡见此信以青色五星锦囊封装,当是刘备书信。

  诸葛亮当即拆信观看。片刻后将书信交与马谡,转身又继续往上走去。

  “丞相,丞相…?”马谡来不及看信,急追上去:“你的脚不疼了?”

  “事已应验,自然不疼了。”

  “?!”马谡一脸惊愕,低头继续看信,才知汉军秭归大捷,自家兄长马良为入武陵,已用假途灭虢之计暗算了诸葛瑾。丞相所指,即手足相残之事。抬首但见丞相已然恢复健步如风,自如地与堰官交谈着修缮事项。

  “……”

  一直待得诸葛亮同堰官谈完话,马谡方才与诸葛亮一面步行,一面道:“丞相,陛下驻跸秭归,将与陆逊争夷陵。夷陵,江东之大门也,此刻吴军必定死守。陛下原意,必然是欲待攻下佷山县,再谴兄长领兵入武陵。可若攻佷山,不下夷陵或夷道,终难固守。我想兄长亦知此事,是以借着诸葛将军出使之时,对其用计,直入武陵。意在策反武陵蛮,摇动吴人军心,助陛下早日攻克夷陵。”

  费祎不禁叹道:“陛下与马侍中君臣情深,各自都为彼此着想。但愿侍中此计得酬。”

  诸葛亮点了点头:“陛下担忧实属多余,兄长宽厚,智计不如季常。故而季常此计必能成功。”

  马谡皱眉:“我所虑者,乃是兄长未带兵粮金帛,若是蛮人不通王化,不识汉使,该当如何。”

  诸葛亮微微一笑,看着马谡:“吾相信季常。”

  看着诸葛亮如此肯定,马谡不禁也笑了,安下心来。马良曾为诸葛亮教导提拔,又是结拜兄弟,诸葛亮岂有不了解他之理。

  只听诸葛亮接着问:“幼常,陆逊卡占夷陵,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陛下当想方设法诱其出战,方可取胜。但若对方坚守不出,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