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波特 莉莉波特
生于1960年3月27日 生于1960年1月30日
卒于1981年10月31日 卒于1981年10月31日
最后一个要消灭的敌人是死亡
我早已习惯于那种悲伤共处,但现在它喷涌而出,将我淹没。我花了片刻思索铭文的含义,然后决定自己并不关心,无论以何种方式,我的父母从未“消灭”死亡。他们长眠于土石之下,早已化为骨骸和泥土,他们曾爱我远甚于己,如今却对我站在他们身旁的事实既不关心也不在意。他们早已死去,而我还在最后的旅途中苦苦挣扎,我快想不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了。我想要直接幻影移形,随后想起邓不利多说过幻影移形进别人家里几乎和踹开别人大门一样不礼貌,这么离去大概也差不太多。既然我没能带任何东西前来,至少该保持步行离开的尊重,尽管死者并不会怪罪于我——如果他们能这么做,我会非常乐意接受责备。
我一步一滑地走出墓地,隐约感到有人在雨幕中注视着我,有几次我肯定听到了灌木丛被远超过猫或小鸟的重量压弯的声音。于是我走到广场上,看着那座立于雕像所在之处的纪念碑,等待了一会儿。
什么也没有发生。事实上如果那是几个已经识破我的伪装的食死徒,他们根本没理由让我走回这片不时有居民经过的开阔地带。不过我还是打消了进酒吧取暖的主意,转而拐进了一条黑暗的巷子,这样至少不会有人因为我的判断失误而在混战中被误伤。
☆、第五十章
站在我父母的房子——或者说曾是我父母房子的废墟——前则是另一种体验。我眼前十六年无人打理的树篱长得乱七八糟,齐腰深的荒草埋藏着瓦砾。房子的大部分还算完好,覆在沉黑的常春藤之下,湿淋淋地反射着街灯的光,只有顶层房间的右侧被炸毁了,那一定就是咒语弹回的地方。我定格在将手放在门上的动作,注视着从杂乱的野草和荨麻中生长出的木牌,上面的金字在层叠的涂鸦下几乎无法辨读:
1981年10月31日
莉莉和詹姆波特在这里牺牲
他们的女儿哈丽雅特是惟一一位
中了杀戮咒而幸存的巫师
这所麻瓜看不见的房屋被原样保留
以此废墟纪念波特夫妇
并警示造成他们家破人亡的暴力
立牌者身份大概已不可证实,我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来瞻仰“大难不死的女孩”死里逃生处的人留下的题字上,他们中有的只是用永不褪色的墨水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在木刻下名字的首字母,还有的写了留言。最近的那些在表层闪闪发亮,内容大致相同:
祝你好运,哈利,无论你在哪里!
希望你能读到,哈丽雅特,我们都支持你!
哈利波特万岁!
我以为我会为此愤怒,就像在别人将“救世之星”当成对我的赞誉时感到的那样。我总是将那些溢美之词划入我的世界的对立面,习惯于把它们理解为人们在为我父母的死亡欢欣鼓舞,坚信真正和我站在一边的人绝不会有此念头,却没想过他们也许只是出于礼貌和关心而未曾说出口。在确实触摸到那份喜悦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这样去想过:巫师界的噩梦在那晚结束了。
每条涂鸦背后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许曾饱受伏地魔的威胁,他们也许曾每夜陷于丈夫、妻子、孩子、父母、朋友死于非命的噩梦,早晨分别时谁也不知道对方今晚还能否归来。我想起韦斯莱先生谈及黑魔标记时的神情,即便在十几年后,我还能从空气中嗅到他当初对回到家发现绿色标记在房子上空高悬的恐惧。这件事发生时金妮才出生多久?两个月?罗恩也只有不到两岁,乔治和弗雷德四岁,珀西六岁……韦斯莱夫人时常为我的孤儿身份泪水盈盈,她对我视如己出,但她或许也曾因另一个理由泪流满面——她的孩子终于能在安全的世界成长。
这不会给我父母的死亡赋予任何意义,不会使我忘记他们是两个拼命保护所爱却惨遭杀戮的无辜者。可这仍然意味着什么,某些能令我微笑的东西。我甚至认真考虑是否要在牌子上留言,就为了告诉后来者哈利波特曾经来过,她确实看得到。
在我能够这么做之前,毛骨悚然的感觉包围了我,我猛地转过身来,发现湿滑的街道中央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女人。她离我只有几步远,身形佝偻,体态臃肿,看上去十分老迈,浑浊的眼睛明白无误地盯着我身后的废墟。我的视力仍比我本人好得多,在口袋里悄悄搓手指时也感觉到上面常年握球拍留下的茧子还在,药剂的效果没有消失,可不知怎的我就是觉得她已经认出了我的身份。正当我得出这一令人不安的结论时,那女人举起一只戴手套的手,招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