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苏轻摇了摇头,眼中几乎是含泪的对我言道:“我不想怀疑你,可是每当我细想的时候,总有些事情说不过去;你说当年是因璇玑公主你才知道的这些事情,可是当年璇玑公主怎么知道的情丝绕?怎么知道的景睿身世?她又怎么知道夏江会去保谢玉?难道她有通天之眼,能看到这一切的发生吗?小瑾,你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好,事到今日,你既然要再让我回忆一遍,那我就说给你听;当年我身中千里罂香差点丢了命,这件事只有你与霓凰姐姐知道,那千里罂香我大哥根本就没法解,是璇玑在最后的时日里偷偷给了解药,用此来威胁琅琊阁,想让琅琊阁为她做事,但我们琅琊阁根本不会向她妥协,所以就与她竖起了敌;当年大哥为了杀她,也折了许多阁中兄弟的命,最后在红袖招的密室中,寻到了她复国的计划,借用谢玉夏江的野心与他们达成交易,借此灭了赤焰军诬陷祁王殿下,动摇大梁之根基,计划中清清楚楚的写了,让夏江去寻得聂锋手书,并将手书交给谢玉找到的李重心,在你们去打仗之时,暗中断绝你们的信件往来,加深梁帝的疑心,然后再曝出这封假的求救信,这样梁帝不会听任何人的辩解,就会认定你们谋反。”
说着,我走到梳妆台前,将首饰盒中的首饰一把倒在桌子上,拿起首饰盒重重的摔在地上。
用瓷烧制而成的首饰盒顿时摔了个粉碎,而夹在盖子中间的信件便漏了出来。
我捡起信件交给梅长苏,继续对他言道:“这就是璇玑公主当年的计划,你一看便知;我知道此事后,一直想方设法的阻止她,可是她死后,我根本抓不到谢玉夏江的把柄,所以没能阻止成功,这也是当年我为什么要在你出征时,从城中冒雪追了出去,对你说不要将全力用在皇属大军身上,重点在后面!若要求救,不要往死路上走!小心埋伏!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提前知道了璇玑的计划,并不是我跟谢玉他们一伙才知道的;当年我为了阻住夏江,被夏江关在悬镜司地牢近两个月,为了阻止谢玉,把在金陵城中所有琅琊阁兄弟的命都搭上了,事到如今,就因为我说的事情成真了,你便不信我?”
这些话一半真一半假,感情是真,理由是假,就连梅长苏现在正在看的信件,也是假。
自从当年我跟他说了夏江谢玉的事情后,我便知道会有今日,所以这封信件是我早就找人写好的,然后放在首饰盒的盖子中,等待岁月的催化,只要时间一长,谁也分不清这是十三年前的纸张还是十四年前的纸张。
第一百六十三章【金钟大丧】
第一百六十三章【金钟大丧】
(金陵城,皇宫,芷萝宫)
景琰站在芷萝宫门口,望着外面,想着方才在天牢中听到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今日并非可以进宫的日子,你怎么来了。”静妃慢慢的走上前,在他身后悠悠的问道。
景琰听到静妃的声音,回过神后,对静妃道:“想见母亲我就来了,被父皇知道,不过是斥责罢了。”
此时此刻,他哪管得了什么礼制,心中万般憋屈无人能说,只能来芷萝宫了。
景琰想起谢玉那句话,主帅林燮谋逆,吾察,为灭口,驱吾入死地,望救。短短几句话,便让赤焰军等人葬身梅岭,他一想到林殊等人是被冤死的,心中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母亲,我想小殊了。”
静妃听后,神色微微暗淡,却也不再言语,只是抬手轻轻拍了拍他颤抖的后背。
许久,景琰渐渐止住哭泣,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回头对静妃问道:“母亲,上次来请安时,你跟我梅姑娘中的是鸠酒,我问过她,她说在江湖中中此毒很是常见,此话可真?”
静妃慢慢放下手,想了想回道:“你可还在念着蔺姑娘?以母亲只见,也只能断定她体内的毒中有鸠酒之毒,更何况母亲常年在深宫之中,哪知道那么多江湖事,除非母亲能见到这个梅姑娘,不然真无法下定论。”
“我也不想认为她会是小瑾,可是……不止是鸠酒之毒,我好几次看到她脖上挂着一个玉鸽哨,与小瑾当年的那个很是相似。或许是我多虑了,小瑾当年走的那么惨,我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小殊,祁王兄,小瑾,晋阳姑母,那么多人,我一个都没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