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同人)曲中仁_作者:听者焉知(36)

2018-01-25 听者焉知

  ☆、第十二章

  七日法服禁令过后,无忌规规矩矩的向杨逍告了假,和不悔、小昭重到磨井村探望。那耕牛掉进山涧的老农,姓梅名鹤,是逃避元廷逼害,携家进山的隐士。这几日受五行旗弟子相助,已经插秧完毕,正赋闲在家,见到三人到来,连忙迎进门来。无忌陪着梅大叔在庭院闲聊,不悔小昭坐在梅大娘身旁,一脸敬佩地看着她做刺绣。杨逍虽然文武双全,但女儿家的艺业也只能请托他人代授,西域比不得江南文秀,花样针法皆极为犷拙,而小昭年幼即逢巨变,更未曾受过教导。

  小僮开出茶点,请众人品尝。无忌望着汤碗中朵朵梅花,奇道:“这都快五月了,山上还有梅花?”梅大叔笑道:“这是头年梅花含苞之时用竹刀裁下,上下蘸以蜡,投入蜜罐中,用时在热汤中一泡,这花就开了。”无忌叹道:“竟是如此雅致。”梅大叔道:“山家俗物,入不得公子法眼。”无忌道:“梅大叔说笑了,这样的粗茶淡饭,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不已。”梅大叔道:“张公子若是喜欢,可以经常来坐。”无忌望了一眼杨不悔,道:“那我们一定多来叼扰。”三人直待到日暮才告辞。

  回山途中,杨不悔问道:“无忌哥哥,你说我们还能来这里么?”无忌道:“那自是可以的。只是你不用照顾殷六叔了?”杨不悔道:“他的伤差不多好了,武当山有那么多人,他……他不需要我照顾了。”无忌脚步一停,道:“是发生什么事了?殷六叔他不喜欢你?”杨不悔道:“不是的,他虽然不说,但从他眼神看出,他是喜欢我的,只是,他说……他说我们差别太大……”说到后来,忍不住扑入无忌怀中,哇的哭出声来。无忌轻拍她肩膀,道:“殷六叔性子最为柔软,极易受外事所动,你要多加包容。”杨不悔点了点头,站起来擦干眼泪,道:“无忌哥哥,这事你不要告诉爹爹,好不好?”无忌道:“你放心,我不会和他说的。”停了一会,又道:“不悔妹妹,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告诉我,好不?我一定不会让你受任何委屈。”杨不悔心中大为感动,说道:“无忌哥哥,你待我这么好,我……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无忌笑道:“你我之间,还要客气?”

  山中无事,无忌带着不悔每隔数天到村里小坐一会,请教农务女红。在武当山上停留这么一段日子,派出去的五行旗人众先后回山,带回来的讯息却是令人大为惊讶。峨嵋、华山,崆峒、昆仑各派远征光明顶的人众,无一个回转本派。

  过不了数日,殷天正殷野王整顿天鹰旗完毕,也回到山上。张三丰在后殿摆设素筵,替殷天正父子接风。等了良久,仍不见无忌不悔回来,殷天正听说赵敏来访时发生的事情,极是好奇,殷野王陪着他一起下山寻无忌。二人转过山道,便见无忌不悔并肩缓步上山,小昭拎着提篮跟随在后。

  殷天正骤然一见三人身影,惊得失声叫道:“素素!”因着武当上并无外人,无忌许多时候便去了虬髯。他本来就长得极像殷素素,此刻一身翠绿春衫,风流俊俏,携着杨不悔、小昭二人,瞧在殷天正眼中,与往昔殷素素和闺中密伴踏青归来一般模样。

  无忌听到殷天正叫唤,快走上前,扶着殷天正,道:“外公,你从江南回来了?”殷天正握着无忌的手,眼眶湿润,道:“是啊,我回来了……我不该让你一个人主持什么扬刀大会,让你受这么多苦。”无忌知道殷天正将自己错认作亡母,也甚是难过,见他如此伤心,静静地站在他身边,默默垂泪。

  殷野王道:“爹,你也别太难过了,无忌如此出息,素素在天之灵也会开心。”殷天正举衣袖拭了拭眼泪,道:“是,我糊涂了。无忌,你在武当还好么?有没有人欺负你?外公下次带你回江南,看看你母亲的故居。”无忌拉着他手,轻轻摇晃,道:“外公,无忌现在可厉害了,只有无忌欺负人,没人敢欺负我。”殷天正笑道:“你这样子,能欺负谁?你以后出门,得要多带仆从,以免有不长眼的登徒子,把你劫走了。”无忌知他虽是调笑,但拳拳关爱,实是怕自己孤身在外,求助无人,重蹈殷素素的覆辙。

  俞岱岩、殷梨亭的伤稍见起色,在席旁设座相陪。无忌方巾青衫,意态潇然,伴着殷天正款款而来。俞岱岩却是第一次见无忌的本来面貌,乍见之下,眼睛直视着无忌,目不稍瞬,气喘吁吁的道:“你是谁?”无忌松开牵着殷天正的手,走到俞岱岩软椅跟前,只膝着地,细声道:“俞三伯,我是无忌啊。”俞岱岩喘气越来越急,苍白的双颊之上,涌上了一阵红潮,低声道:“无忌,你——你长这么大了——”无忌微微一笑,道:“还得谢谢当年各位师叔伯不惜损耗内力,尽心竭力的为我疗伤,才有无忌今日。”俞岱岩颤抖着双手,欲待要摸无忌脸颊,手至半途,颓然放下。他残废已久,虽有灵药医治,但要尽复旧观,势所难能。俞岱岩既是哀痛,又是愧疚,泪眼中望着无忌,一会儿是殷素素的淸雅秀丽,一会儿是张翠山的温文儒雅,心中一痛,喷出一大口鲜血来。众人见此情景,无不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