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同人)寒夜词_作者:颜如昔(79)

2018-01-04 颜如昔

  报喜那日,恭维之音中他却淡淡的,至须掏银两时,方有些局促,然则打开钱袋一瞧,却瞧见多出不少。他一面狐疑地拿出一块打发了来人,一面暗忖这银子怎会如此。思来想去,心头便隐隐有了个答案。

  那之后他倒也一帆风顺,领了解元之后,次年,会试也一举夺魁。一月后殿试之上,他一番策论颇得赏识,高中状元,赐进士及第。皇帝知他父亲之事,感叹了一番,令他领了父亲的原职,重修故宅,说与他光耀门楣。他淡淡地应下,似无悲喜。

  那之后,她总便见他似已失了当年在终南山下时那份怡然,整日眉头深锁。他的那一篇殿试的策论被天下广为赞颂,后所做孝义论也感化了一方学子。为官清廉,与人谦和,品貌端正,故为一时之仪表,然媒人也踏破了门槛,只他从不为所动。

  再两年,黄河泛滥,流民万里。草贼流寇蜂起,国内局势动荡,北方金戈重燃,内忧外患之间,再无一日安宁。

  他日日操劳,于随州固守城池御敌数月。却于任上病倒,不久撒手人寰。

  白浅返回昆仑虚与折颜说起之时,语气淡淡的,寥寥数语,一语带过,似波澜不惊。然则折颜却笑着摇摇头,这丫头的神态像极了那人。却不知藏得再深,那眼中的伤痛也未减分毫。凡间事便是如此。

  她站在昆仑虚的舍身崖边,望向远方,心中却只留那人剑柄上一簇雪白的剑穗,与临终前指尖滑落的一方染血的丝巾。

  这一世若得再重头来一遍,是否会更圆满些许,她不敢想。她只知,彼时她定会握住他的手,在那只伸向她的手尚温之时。

  记忆又不受控制地回溯了去,这已是她返回昆仑虚之后的第几次,也已记不清了。

  他方任职不数年,流寇便攻破了潼关。那年初冬,关中一带本就水患成灾,被流寇一番洗劫,流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他受任戍卫随州之时,朝廷已无将可派。虽则武艺并不差,但他原本只司文职。被派往随州之际,他出得应天门,却未回望京师一眼,只远远地向着终南山的方向驻足回首,终是打马回转,孤身一人,策马而去。

  她一身白衣白裙立在城门之上望着他绝尘而去的背影,似在那片扬起的尘土之间看出了一丝破釜沉舟的绝然。她面色沉静,纵身飞起,望着他的方向飞去。

  随州至他到那日,已被围半月有余。他方至县署,便整肃了一番防务,日夜不歇地巡查了四门,至于城内余粮,水源,巡夜交接,无一不一一过目,亲力亲为。自下马以来,整整数日,没有一刻合过眼。

  她于一旁抱着膝在石阶上坐着,默默看他熬红了双眼,却什么都不能插手。

  待好不容易整顿好一切,和衣躺下,那写满倦意的面上眉宇却仍无一刻舒展。她见他因寒意裹紧的双臂,忍不住鼻子一酸。抬手将薄被与他盖上,趴在一旁,默默守着。

  那段日子因事多而繁,那人凡事事必躬亲,几乎到了饮食俱废的地步。她见着他那身衣裳一日比一日宽大,有时也想现身,逼问他为何不懂惜命。可每每见着他放空的眼神,那眉目间流露出的丝丝倦意,又令她一句话都说不出。

  那已是他上任第三月。

  那一日,城内城外下了一夜的雪。银装素裹的景色如此赏心悦目,他却只离了县署,匆匆而去。她在路上,抬头望着不断落下的雪片,怀恋地微笑起来。恍惚间似又回到了一片素白的终南山麓。她在檐下慵懒地躺着,他在门前呵着气,扫着雪,一双手冻得通红。又想起他将她自雪中挖出来,抱在怀中,说她扔在雪里便化了……回忆一旦涌起,便滚滚而来,难以抑止。她望着那片银白,微微失神。

  便是那一刻的走神,已令她失了他的踪迹。待她气喘吁吁地登上城楼来,却只见得一堆人围着,急促地唤着他的名字。他倒在地上,面色惨白,双目紧闭,眉宇紧蹙,一只手抓着胸前的衣襟,已没了意识。

  她心一凉,似被独个儿抛在这一片银色之中一般,连呼吸都忘了,只愣愣地望着他们将他送回县署,方才心急火燎地飞过去。

  她看着那群人摇着头出去,又见着他们将大夫请来,替他诊脉。

  那大夫出来之时,只摇头叹息,道,为何此时方才送来,早干嘛去了。众人问是何缘故,大夫只道,这病已潜了好些年,倘过得畅快些,或许能多活些年月。奈何这人终日愁思郁结,劳心劳力,如今方才发病,已属难能可贵。如今便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众人听后,大惊失色之后,俱喟叹抹泪一番,便嘱大夫开了药方,方才散去。又令人往京师与秋函送了信,要他务必立即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