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歌尽关山几重云_作者:今天也没有出大铁呢(7)

  “我今日本想依惯例敬诸位酒,”太子和蔼道,“但方才燕都护提及边关,不知边关军营有何特别的宴上饮酒习俗,今日让我等效颦一番如何?”

  座下一gān太子门客自然连连叫好,太子这是想借学军中的习俗来拉近与燕旗的距离,不知节度使是不解风qíng还是不愿配合,面不改色道:“我军中将士日日游离在生死边缘,没空想这么多习俗规矩,酒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此话既出,宴上氛围登时有些尴尬,杨聆蝉冷眼看了许久,终究开口道:“燕都护这是什么话,现下风靡huáng发垂髫的马球,其滥觞不就是吐蕃军中的训练法式。雁门关肯定有能折服我们这些关内人的遗珠,只是都护你习以为常,不置之奇罢了!”

  太子道:“我一向喜爱观赏马球,竟不知其源自吐蕃,杨先生真是学识渊博。”

  “偶然从卷中拾得罢了,太子谬赞。”所谓夺席之才。

  苍云转头看众人瞩目的长歌,瞧见于他乌黑发髻上穿行而过的一枝桃花,粉如朝霞,仿佛是江南三月初的一抹熹微chūn意,泠泠然点染了北国寒秋。

  大抵每座像长安这般名士云集的城市总会流传数段现世佳话,那是巷陌间嬉戏顽童的歌谣,是烛光里白发翁媪私语的闲话,是茶座上文人骚客的絮语,轻烟似地飘进过客耳中,供他们在羁旅闲暇时玩味神往,而后带着这些故事走向大江南北,织就一片盛世烟云。

  杨聆蝉便是其中一片剪影。

  王谢几代阀阅家,紫鸾忽动文曲华。香车白马入东宫,货与帝王年十八。江南chūn去犹思乡,峨冠鸦鬓簪桃花。可怜杨郎世无双,chūn闺多少空叹霞。

  燕旗昨日路过朱雀大街,听见银杏树下有大些的孩童教牙牙学语的幼儿如是念,他想起紫宸殿内老成的杨姓文官,感觉和这诗中人既像又不像。

  今日方知,舍他其谁。

  杨聆蝉这么一说,宴上其他人又笑哈哈地谈起马球来,气氛立马融洽不少,太子适时道:“那,燕都护,某敬你一杯。”

  “折煞末将了。”燕旗接下太子的酒,又回敬一杯,而后太子端杯站起,对台下诸客道:“今日明德殿栋梁众多,某不便一一敬过,还请诸位莫要介怀,自行尽意才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明德殿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饶是如此,这些文武大官也不一定能如太子所说吃得尽兴,毕竟尚有件极重要的事摆在后头。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座上人皆停杯投箸面面相觑时,太子开口道:“前日典礼后的事我已听杨先生说明,想必燕都护不难猜到今日为何受邀。”

  燕旗不言,算是默认。

  “吾今日请燕都护来,便是想问燕都护,可愿助吾诛杀凌王之láng子野心。”

  “新君顺利登基,国家才能安定啊!”下面有人如是道,激起一片赞同之声。

  “殿下这是何话,末将接到皇上诏令时就深知带兵进京所为何事,今日又坐在这里,怎会不愿为天下海清河晏献一份力。”

  “那倒是我多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太子和颜悦色道。

  “朝中皆言太子殿下有明君风度,我等武夫在边关也颇有感受,尤其是……治军严明。”苍云这话说到末尾时语调忽转,甚是微妙,在座几位资历老的太子心腹皆变了脸色——包括杨聆蝉。

  他特地派人查过,那件事发生时,燕旗还是个副将。听说那燕旗本是边关守将qiáng要所虏异族女子,意外出生的孽种,起初在军中备受歧视,能爬到今日这个位置,委实堪称传奇。

  太子面上的笑容霎时有些凝固,语调仍是诚恳温和,“那件事,我也甚想补偿。”仿佛意有所指。

  方才还在为这桩陈年往事而暗自得意的杨聆蝉警惕起来,还好燕旗没有刨根问底与太子对质个究竟明白,只语调平淡地转了话题:“某虽在行军途中看了地图,终究未实地勘察皇城地形,对东宫亲卫及北衙禁军也不甚了解,还请太子殿下多多配合,支持末将备战。”

  “这是自然,今日我的亲卫军统领也在席上,燕都护尽管找他,定知无不言,若有燕都护有何计划,也可先与他商讨。”

  太子话落,有人自座中站起向燕旗致意。

  事谈到这里,宴席便接近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