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缓步踏着石阶走上祭台,此祭台防找隋唐圜丘而筑,位于长安城东南郊,离道家圣山终南山不远,但无论规格还是形制都有所调整,此祭台为圆形,象征天圆地方,高有十二米,共十二面有台阶,皆是由雪白汉白玉凿刻而成,上面纹有日月星辰、江山社稷之图,更有从皇帝至平民百姓所有中华帝国成员的雕像,气势威严磅礴,端庄朴素。
卫璧手执圣旨,此圣旨乃是最高规格的玉轴制,主体是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纹有舒展优雅的祥云瑞鹤,十分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待得张无忌走上高台,朝上神在凡间代表的卫璧拜倒,卫璧这才打开圣旨,而后运转内力道:
“太一有命,皇帝受之,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鄂北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众请,于二月二告祭天地于终山之阳,即皇帝位于西郊。定有天下之号曰中华帝国,建元洪武。恭诣太庙,尊父张翠山、母殷素素为太上皇、太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卫璧话音一落,张无忌接过圣旨,只是两人双手靠近之时,没想到张无忌竟顺手摸了一把卫璧的右手,由于两人的服装,再加上与其他人有些距离,故而也无人察觉,但卫璧还是忍不住瞪了一眼张无忌。不过这时候在场的百官与百姓早已屈膝拜倒,口呼万岁。
之后便是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祭天仪式,这一日下来哪怕张无忌和卫璧武艺高qiáng也累得腰酸背痛,回到皇宫之后马上命人捶肩捏腿,然后又去加了各种珍稀药材的温泉之中泡了半个时辰才堪堪缓解过来。
“小师叔,你说如今我也已经登基称帝,接下去该做什么呢?”
张无忌本就无心帝位,再加上他知道卫璧素有大志,且胸怀掌握天下之才,因而他对于卫璧接自己之手推行政令毫不介意,再加之他对卫璧深入骨髓的深qíng,也是眼下能问出这种问题的原因。
“如今帝国虽立,但这与千百年来的历史有何区别,若是后人失智失德,则天下百姓受苦,而后又有人揭竿而起。因而我打算推行一策,虽不敢说毫无瑕疵,但也比眼下的帝制要好上不少。只是此策却不适合眼下推行,如今最重要的事有三,
一、实行各种惠农之策、恢复生产,使得天下百姓有田可耕,有粮可食,有屋可居,有病可医,不致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那般新朝与元廷又有何异?
二、抬高商家之位,大力推动经济,虽则士农工商,商居于末,然则商决不可缺,有商方可使北方之民穿上南方丝帛,使内陆之民吃上海中之食,因而商家可使各地之民互通有无,且能极为有效的富庶百姓,当然商之一业须得予以管制。
三、发展科技,前番中华门的火pào、水泥想必你也是看在眼里,皆是利国利民,因而科技之事决不可落后,唯有科技方可兴国,只不过我中华帝国起步太低,因而只能缓缓图之,只不过远洋之外的蛮夷之地,如今却是科技远超中华帝国,我们可派人前去学习;
四、世间绝不止我中华一国,西域之外、东海之中尚有许多未曾发觉之地,其中有着不可估计的财富,我等须得前去发掘,只是如今却无能力,这也需要科技的支撑。”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文还有一章就要完结了,马上就可以更《奈何萤糙》了(*^▽^*)
第87章 双双退隐国永恒(完结)
中华帝国已立国过去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中中华帝国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国后的第一年,整个朝廷都致力于恢复普通百姓的生活,分发务农工具和各式蔬果稻米的种子,还大力提升商人的地位,借此推动各地的jiāo流沟通。整个国家的实力都涨了不止一个等级,再加上张无忌和卫璧这两人以身作则地勤俭,使得整个官场都清廉务实,而且每个官员都能力不俗,因此所有百姓对这个新朝廷都是感恩戴德。
紧接着在卫璧支持下,内阁和外阁六部合力推出了第一个五年帝国发展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发展农事,毕竟农乃一国之本,有卫璧提供的诸多后世农事经典,农家自然发展得极为顺利;紧随其后的乃是商家,有商家便能推动消费,消费则能刺激生产,因此商家也不容忽视;然后便是借元天道推广到全帝国的学堂私塾和医馆,医馆相对简单,有胡青牛和王难姑两位医毒好手,再加上卫璧先进的医术指导,医家已开始逐步引入西医的各种医术,在中西医不同理念的碰撞之下,帝国医术的水平是直线上升。至于学堂私塾,在帝都长安城有帝国最高学府,名为华夏学宫,除此之外在全国各行省有行省级学宫一座,以此类推,每一个行政单位都有一座官办学宫,除此之外私人亦可创建学宫,不过需要经过机器严密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