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纯阳X万花]天子脚下_作者:般若兰宁(57)

  不想朱丝却还站在门口,又施了一礼:“某有冒昧一问。今日前来,见问歧堂门扇紧闭,才往后宅叩门打扰。不知先生这是何故?琐事羁绊,还是另有其他不便?实不相瞒,某来此一为登门道谢,二来,却是有一桩怪病,想要劳动先生前往看诊一回。”

  他问的得体斯文,谢碧潭却听得几乎不好意思起来,忙道:“无事无事,不过一时稍有……懈怠……”他到底不像能对着李云茅那般对着旁人懒散,只能改口问道,“朱郎所说,又是何怪症?”

  朱丝道:“患病人乃是家姊,某家中人丁单薄,只得姊弟两个,前些年姊夫又不幸故去了,故而将家姊接回来同住,也好照料,这怪病也就是在那时患上。平素无碍,但每逢朔望,便昏沉无力,整日昏睡难醒,这几年某也曾多访名医,但无人可识病症关窍。前些日子因见了先生妙手,念及家姊之症,特来相请。”他叙罢,作礼道,“家姊不便外出抛头露面,故而想劳动先生往舍下一行。车马已备在巷外,但看先生之意。”

  谢碧潭已是偷闲了半日,听他这样说,断无拒绝的道理,登时应了。只是听朱丝片面言语,一时间也难以揣摩出太多病症gān系,只得将些常用针药收拾了一箱随身带着,说好了先只是前去观症,是否能医,以及后话,还是要见到大娘子再说。

  朱丝见他肯去看诊,十分欢喜,自然连声答应,一边就唤来仆从替他背了药箱。谢碧潭想了想,还是提笔留了张字条在房中,才随着朱丝主仆去了。朱丝自行跨马,谢碧潭一个人倚在车中,摇摇晃晃走了大半个时辰,到了一处宅院。看看周遭,约莫已是城东。

  那宅院不过两进,算不得豪门大户,但收拾得颇为整洁。一到门前,立刻有仆人迎上,迎车牵马,有条不紊,十分利落,训练有素的叫人意外。只是双方乃是初识,唯知朱丝自称蜀地客商,也不好在人家身家来历上探问得太多。谢碧潭只得这样一边好奇一边稀里糊涂随人进了宅院。

  院落里更是花木扶疏,深秋天气,竟也还有许多郁郁葱葱生长着,若不是秋风寒瑟,倒有几分chūn夏意味。廊下不时有婢女往来,皆是青chūn年少彩衣鲜艳,行动间却悄无声息,迅速得很。

  谢碧潭看在眼中,不免有几分疑惑,一时在是否开口询问之间挣扎。只是还没等他挣扎出一个结果,一行人已经穿堂过户,到了二进院子,院中建有彩楼,两行女婢簇拥在楼门处,见人来了齐齐蹲身作礼,口称:“郎君,谢先生。”

  谢碧潭微微一愣,还没来得及去想如何这些深门女子能识得自己,已被朱丝热络的搀臂扶背,拉进了彩楼。

  李云茅这一日出门,却没什么大事,未到傍晚就回了问歧堂。路上遇到当日jiāo陪过的那位丐帮弟子,还被不由分说拉去吃了几盅酒,略略耽搁,不然大约还要回得更早。

  只是进了家门,冷冷清清,不见一点人声动静。李云茅纳闷的前前后后走了一圈,又去谢碧潭屋里转了转,没得发现,只好当做这人临时起意有事出去。左右亮堂堂乾坤,又是活跳跳那么大个人,总不会丢了。这样一想,也就不再费神去找,往厨房烧了热水洗手净面,又要吃饭,又要练剑修行,忙碌起来,不觉天色渐晚,弯钩似的月亮爬上了树梢,惨白惨白的亮着。

  已是到了掌灯时分,坊外暮鼓连声,催静万物,渐渐的喧嚣走动人声也都静寂下去,融入暗夜。

  李云茅在屋里点了灯,坐了一会儿,总觉得心中有事介怀,求静不得。他是个不拖泥带水的xing子,心中动了,便去取了张纸铺开,将一张huáng符拈成灰,倚八门方位点在纸面,又随手拔出灯盏上的银剔针,掐了个诀,脱手抛出。“叮”的一声,剔针稳稳立在了符灰中央,似受牵引,连连轻颤起来。只是颤动了一回,渐渐止住,又竖在那里不动了。

  李云茅一愣,手上再掐一诀,弹针落纸,结果仍与前一番无二。他捏起剔针,眉头不觉中已经打了个结,嘟囔一句:“怪哉!”脸色倒是不太好看了。

  先前为谢碧潭刻护身符时,他曾顺手在金锁上留下一道符引,当时只做以防万一,可以此掐算谢碧潭处身方位。这一点小法术算不得高深,但很是好用,李云茅打小惯常摆弄,最是熟稔。但如今符箓催下,却毫无所感,似被无形屏障所拒,窥算不得。这样一来,就算谢碧潭此刻身处无恙,也不由得人心头一紧。李云茅难得有些烦躁的起身,在屋里兜兜转转两圈,有些心神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