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重天_作者:莫子乔(205)

  只不过那会子向晓久什么都没对着这老太监解释,

  米太监也因着那满怀的惶恐、既惊且敬、前所未有的敬重万分,而不敢询问半句。

  这会子向晓久总算给了一个答案:梦中得缘。

  皇帝梦中得的什么缘?

  自然是仙缘了!

  为什么皇帝明明还是皇帝,偏偏这一番仙缘之后就性情大变、行事大改?

  仙家事,谁又说得清呢!

  米太监对向晓久给的理由深信不疑。

  于是之后所有的推论,都是在这个深信不疑基础上的反推。

  自然也就只有越推越确切无误的了。

  日后这老家伙更是恍惚回忆起当年皇帝生母陈氏有孕之时,太医先说的是双胎,而后八个多月上头,才又忽然改口,说只得一位龙嗣的故事,

  并将之作为皇帝忽然性情大变的一个神怪版解释、甚至因此影响许多人、连后世野史都免不了在此基础上的放飞发散……

  这些闲话就不去提它了。

  只说眼前。

  “梦中得缘”这种说法,诸葛太傅原本是不肯信的。

  毕竟太玄、也太奇。

  虽说世间不乏玄奇之事,可当那事发生在皇帝、天子、这位天下至尊的身上时,总叫人更容易往阴谋诡计上琢磨。

  然而向晓久又当着他的面,打开荷包,取出两件东西。

  两件依照诸葛太傅的见识、认识与常识,都绝对不可能是那么一个小荷包能放得下的东西。

  一大袋种子,和一小包粉末。

  粉末是水泥,包着粉末的包装袋上就有烧制水泥的方法。

  一大袋的种子自然都是良种,

  有的民间已有、只不曾大力推广,

  有的则又是诸葛太傅这般见多识广之人都闻所未闻的稀罕物

  不过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是最稀罕的。

  稀罕的是这些东西出现的方式本身。

  诸葛太傅是真的不信怪力乱神,

  比起皇帝忽然得了须臾芥子的仙缘,老太傅更愿意相信是什么人串通了米太监等人,取代了皇帝,对他玩一手江湖卖艺人或行骗者常见的隔空取物。

  至于为什么玩得那么好,好到他都看不出其中破绽?

  诸葛太傅甚至愿意认老。

  他也七十多了,原也该老了。

  虽说他始终不肯服老。

  这会子却宁可认一句“老眼昏花”,也着实难以面对皇帝的所谓仙缘。

  向晓久叹了口气。

  仍将那一大袋和一小包都给了老太傅:

  “粮食没个一年半载看不出成效,杂交水稻更是一年半载都未必弄得出来的。

  不过这水泥倒是立竿见影,太傅不妨回去试上一试。”

  “试得好了,再与朕细说,哪里是最急着需要筑堤、防洪、修筑城墙,哪里又有最多原料产出的。”

  在祸害了宋缺之后,诸葛神侯也逃不掉了,真是可怜、可叹啊哈哈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郑独孤 1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九十章

  水泥确实见效极快。

  向晓久胸有成竹。

  诸葛太傅仍是担忧, 是万一这个所谓的皇帝不过是米有桥、米太监那泼天狗胆造下的阴谋, 等待水泥见效的这几天时间, 会不会就是他们密谋见效的时间?

  “今日我若不言,太傅能想到那样奇事?

  前几日我已有变, 太傅又何曾有所怀疑?”

  “况疑又如何?”

  “我不只是我,但我也仍是祭天登基的那个我。”

  “太傅既然只能遵旨办事,就莫要想太多

  便是要多想, 也不能因此误了正事。”

  言罢,向晓久就交待了第一桩正事、也是对他来说最要紧的大事:

  “我于梦中得缘,也在梦中得了一个有缘人。”

  “我梦醒之时, 他也许我同往而来。”

  “但中间出了变故, 来到我身边的只有他的皮囊,却没有他的灵魂。”

  说到这里, 向晓久叹了口气, 到底将“宫九”取了出来。

  他原是极不乐意将“宫九”与人围观看稀奇的,

  也并不认为宫九这一遭的皮囊会和“宫九”有几分相似,

  可谁知道在失散了的情况下, 宫九会不会故意易容成自己最初的模样呢?

  向晓久自己,要不是情况复杂,他都想易容成自己的模样去浪迹天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