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52)

2025-08-10 评论

  要不是卞夫人是曹操的妾室,他都想问问对方会不会清算账目了。

  咦……等等。

  刘秉想到这里,忽然目光一亮。

  他竟忘了,除了近在河内河东的人,此前卢植让孙轻送来的消息里,分明还告诉他,有另外的一个可用之人。

  而此人,应当已在赴任的路上了!

  ……

  刘备勒住了缰绳,惊疑不定地看向前方。

  他从幽州南下,凭靠着公孙瓒赠予他的骑兵和盘缠,并未遇上流寇,一路行来太平。途经冀州时,还曾与一路同样是前去上任的官员遇上,也就是与被授予渤海太守官职的袁绍擦肩而过。

  袁绍知他是因卢植的缘故得到授官,多提醒了他一句。袁绍说,河内河东乃是是非之地,若要在河东立足,就需和黑山军打好交道。尤其要紧的,是摆明自己的立场。

  比如说他袁绍,因与董卓闹掰逃离洛阳,还以良言相赠,就得到了张燕的尊重,赠予他了一批精兵,护送他北上。

  反正与洛阳有一河之隔,刘备要想将那河内太守的官职做得长久,不如多骂董卓两句。

  刘备不想因此给卢植招来祸患,只对袁绍敷衍了两句。

  但在继续南下的沿途,他心中没少就此事思量盘算。

  与黑山军的关系,与这位名义上的“恶邻”的关系,确是他最先需要考虑的事情,不过也得等他抵达河内的官署再说。

  刘备自己都不知道,他还能得到这样的一个职务,想来,黑山军也是不知道的。那么,他们这一行人要穿过河内抵达河东,应当不难办到。

  可为何——

  此刻前方必经的关隘处,竟有一支兵马驻守!

  其中一位年轻人远远向他们看来,催马而至,在靠近之时仿佛端详了他许久,有若确认了什么形貌特征,突然加快了速度。

  而在他的后方,那一众兵马迅速地围拢了上来,仿佛绝不打算让他们轻易走脱。

  刘备面色如常,心中却已打起了鼓。

  他后方同行的关羽与张飞,更是各自无声地握住了兵器。一旦刘备开口,他们便即刻发作,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在此刻,那年轻人的声音已经迎面而来,却好像不是一句怀有敌意的话:“敢问,来人可是河东太守刘备刘玄德?”

  刘备心中仍有疑惑,却也应声答道:“正是!”

  赵谦喜气洋洋地迎了上来:“可算把你们等到了!算算路程你们也该当到了,愣是让我在此地守了三日,才看到你们。”

  司马朗最近被那一堆的名册账目压得喘不过气来,别提多想要这个迎接河东太守的任务了,可惜啊,陛下觉得他是个宰辅之才,又怎么可能让他休息。

  还得是他的日子舒坦。

  现在还等到了人,圆满完成了陛下给他的任务。

  见刘备迟疑着翻身下马,赵谦也连忙跳下了马背,迎了过去:“河东白波贼作乱,已在十日前被平定,陛下已令我等将这一众贼寇迁移至河东盐池之中。只是此地的诸多事务,没有你这位河东太守在,处理起来多有不便,就等着你来了。”

  刘备被这一连串的话砸懵了:“且……且慢!你刚才说,陛下?”

  陛下在洛阳,怎么突然管上河东之事了,还非要他这个河东太守在场!

  他来此的沿路想过种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想过,他有这样的重要。

  赵谦一愣:“卢公给你的信中不曾提及吗?你这太守之位,是卢公在内、陛下在外,一番里应外合之下,给你谋划出来的。怎么,你竟不知此事?”

  刘备:“……”

  啊——那他还真不知道呢。老师什么都没有告诉他!

 

 

第29章 

  刘备的心中在这一瞬间闪过了无数个想法。

  从卢植突然想到了远在幽州的这个倒霉学生,到卢植信中的语焉不详,再到他还没抵达河东就已经被人成功蹲点……

  所有的想法都迸开在了电光石火之间。

  刘备依稀有了一个猜测。

  但在没弄明白对方的来意之前,他又不能将话说得这样死。不然说错了话,既丢了老师的脸,也丢了他这刚刚上任的河东太守颜面。

  他答道:“我自右北平来,老师书信送往辽东不便。”

  赵谦“哦”了一声,脸上似有恍然:“右北平——是了,路遥地远,必是因董贼苛刻,怕信件被劫,不敢说得那般详细。但卢公愿为我等内应,你又是他觉得可信之人,自有匡扶汉室之志,是我等的同道!”

  刘备:“……”

  是这样的,他刚从乡下回到洛阳周遭,能不能稍微给他一点适应的机会,不要上来就扣一个“匡扶汉室”的名头。

  不然他自己虽有大志,但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他只能试探着岔开了话题:“尊使方才说,卢公在内、陛下在外?”

  敢问,这话是不是,说错了???

  向来只有陛下在内朝臣在外的说法,怎么在他这里就反过来了。

  赵谦又是一愣,但想到刘备已说了他不知此地实情,连忙向他解释:“刘太守应当已听说洛阳这边的情形了,那董贼入京之后肆意妄为,废立天子,可这由贼子立起来的皇帝,怎么能真的叫做皇帝呢?当然只有先前的那位陛下,才能叫皇帝!”

  “先前那位……你是说弘农王?”

  “是,也不是。弘农王是弘农王,陛下是陛下。”

  赵谦的一句话再次让刘备迷糊了。

  幸好这一次他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向刘备解释:“陛下当日被宦官挟持外逃时,因董卓将至,先令人乔装改扮成了自己的样子,逃亡在外。那董卓果然狼子野心,行废立之举,何太后已性命不保,若是陛下仍在洛阳,此刻还未知如何。所以弘农王只是弘农王,于我等而言,陛下就是陛下!”

  是能凭借着天子之气,震死那河东白波贼首的陛下!

  “……”刘备又沉默了。

  他从未听过,有什么说法是皇帝因为恶贼将至,来上一出金蝉脱壳的。

  这全然不合常理。

  也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当先想到的策略。

  但赵谦似已察觉到了他脸上的疑虑,向他丢来了下一句话:“若非如此,我黑山军为何会停下游荡迁徙,扎根于河内,先后两次截获董卓兵马呢?那吕布吕奉先一度杀死丁原作为投名状,向董卓卖乖示好,又为何会弃暗投明,为陛下征讨王匡叛贼?若非陛下希望遁逃在外时有汉室宗亲为倚仗,又为何将你给找出来,与卢公里应外合定策,将这河东太守的官职交予你手?此皆陛下所为啊。”

  刘备:“……”

  这每一个问题,都让他不知道如何来回答。也都信息量太大了!

  他努力压住了心中的种种情绪,问道:“那么敢问,陛下此刻身在何处?”

  姑且忽略掉他本能觉得不太对的地方,只说赵谦的这一番话,这位“陛下”好像很有本事的样子。这位被派来接人的使者在太守面前也不落下风,侃侃而谈,没堕了“陛下”的颜面。

  赵谦不知刘备此刻在想些什么。他用“头一个认出陛下衣着的功臣”身份,稍显挑剔地端详了一番刘备和他随从的模样,答道:“陛下已先往河东去了,请几位随我来。”

  赵谦翻身上马,刘备也与关、张等人重新坐回到了马背上,重新启程向东。

  见那先头带路的使者已行出了一段距离,关羽收到了刘备的信号,向前一步,与他并辔同行。

  “以云长看来,此人话中有几分可信?”

  刘备迟疑了一阵,唯恐是自己方才直面那一番话,于是当局者迷,先将这个问题抛到了关羽的面前。

  张飞也凑了上来:“大哥为何不问问我。我看那小子肯定有话没全说,保不准就是有鬼!咱们远道而来,还是提防着一些好。”

  关羽看他一眼:“先问我,自然是因为我是河东人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