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13)

2025-09-13 评论

  顾至停下脚步,转身面向郭嘉,至始至终不曾看袁绍一眼:

  “袁公只知眼前之利,不知祸在旦夕。我们应早些回去,以免被袁公牵连。”

 

 

第77章 怜他

  这句话比郭嘉刚才说的那句更不中听。

  袁绍懵了片刻, 霍然瞠目。

  姓郭的只说他会“无功而返”,这姓顾的倒好,一句“祸在旦夕”, 仿佛他袁绍不听劝阻就会即刻暴毙。

  袁绍觉得自己应该发怒,道一句“岂有此理”,可偏偏,顾至并不是在劝诫他,而是在回答同伴的疑问。

  若他在这个时候发作, 岂不坐实了“不讲理”的名头?

  只见顾至目不斜视,刚向郭嘉解释完,就要再度转身。

  袁绍没辙, 出声挽留道:“顾使请留步。方才是孤的不是, 还请顾使详细说一说——‘祸’从何来?”

  顾至以袖掩口:“不敢说。”

  “……”

  袁绍忍着额角狂跳的青筋, 竭尽全力, 让自己的表情维持着稳定平和的状态,

  “还请使者畅所欲言,我绝不会怪罪。”

  自称从“孤”换成了“我”, 足以窥见袁绍心中跌宕起伏的蜕变。

  顾至慢悠悠地坐回原位,接过郭嘉递上来的清水。

  他啜了一口陶杯中的水, 稍稍润喉:

  “袁公博学多才, 想来定是听过‘螳螂捕蝉’的典故。”

  等了半天, 却只到这句人尽皆知的谏言,袁绍难掩面上的嘲讽,奚落了一句:

  “以使者这个年纪, 竟能知‘螳螂捕蝉’,倒也是难得了。”

  这句奚落明夸实贬,意指这个典故连三岁小儿都知道, 很不必卖弄。

  原以为顾至会因为他的阴阳怪气而动怒,满面通红,拂袖离去。

  哪知,不久前还闹着要离席的顾至,此刻稳稳地黏在茵席上,没有半点起身的意思。

  他脸上仍带着笑,没有一丝半点的不快。

  “袁公说得是。”

  袁绍望着隽秀少年眉扬目展的笑颜,不由恍神。

  下一刻,便有一道清爽含笑,但莫名令人不快的声音传入耳中。

  “连我这个年纪都能知晓这个典故,袁公已近不惑之年,却全然不知‘黄雀在后’这个浅显的道理。”

  先前对顾至的嘲讽,原封不动地抽到袁绍自己的脸上。

  袁绍神色微变,声音低沉了些许:

  “黄雀在何处?使者可不要仗着年少,在此胡言乱语。”

  “袁公仔细地想一想,面对夹攻之势,陶谦会与何人结盟?”

  虽不知顾至的用意,袁绍却还是嘴角下撇,轻蔑地说道:

  “左右不过是袁术、刘繇等人。”

  提起袁术,袁绍便咬牙不止。

  扬州刺史原是与他有旧的陈温,袁术背着他夺取九江、庐江两地,杀了陈温,害他在江东布下的棋子半途而废,当真可恨。

  “袁术垂涎下邳已久,若只仰赖袁术、刘繇,不仅无法逼退吕布,还会有引狼入室的可能。而刘繇,虽素有清名,胸中却无甲兵,自身尚且难保,如何援护陶谦?”

  顾至知道袁绍必然想起了陈温,特地在“自身尚且难保”这几个字上加了重音。

  在原著中,扬州太守陈温是袁氏的门人,与袁绍亲厚。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当曹操在扬州募兵的时候,陈温与周昕才给他送了四千多个士兵——原主“顾至”正是混入了这支军队,开启了穿越之初的那一幕。

  陈温死后,接任扬州刺史这一官职的人是刘繇。然而刘繇不敢赴任,弃了扬州的治所寿春,南渡长江,在曲阿驻足。

  “若陶谦南下求援,刘繇忌惮着袁术,不能应允。陶谦只有袁术这一盟友,又怕袁术反水,如何能敌得过兖、青两州的围剿?于情,于理,陶谦都会再找一个强力的外援。”

  见袁绍脸上的轻忽、不屑之意渐消,转为凝肃与若有所思,顾至刻意停下,让袁绍独自消化了半晌。

  等袁绍思酌结束,再度投来视线,顾至话锋一转,

  “袁公出兵攻打青州,正是中了陶谦的毒计。”

  不等袁绍皱眉反驳,顾至悠悠反问,

  “敢问袁公,吕布率领大军侵吞徐州,以致青州守备空虚一事——你从何而知?”

  见袁绍隐隐变了神色,顾至在心中暗道“果然”。

  吕布差点把自己家底掏空,全速进攻徐州这件事,连盟友曹操都不知道。

  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条情报,并且加以利用的,除了吕布本人,就只剩下被攻打的陶谦了。

  袁绍自以为的千载良机,不过是陶谦抛出的诱饵。

  “谁都知道袁公与主公交情深厚。待袁公夺下青州,定会与主公夹攻徐州,将陶谦逼入死局。若袁公进攻青州之事是陶谦的伎俩,他又怎会不提前做好准备?”

  陶谦一定不会让袁绍安稳地拿下青州,再与曹操一起联手对付他。

  等袁绍咬住青州这个诱饵,他就会如法炮制,让公孙瓒攻打冀州。有公孙瓒的威胁在,袁绍无暇南下,只得在冀州与幽州军纠缠。

  如此一来,陶谦就能保住徐州。如果运气好,还能让吕布与袁绍两败俱伤,等公孙瓒入场,袁绍被迫迎击,陶谦还有机会与袁术联手,吃下青州的部分土地。

  袁绍并非蠢人,听完顾至的分析,他的脸色隐隐发绿。

  始终保持沉默,只盯着酒杯上花纹的荀谌终于抬眸。

  他注视着对面的顾至,唇角漫起一丝笑意。

  “刘虞不会放任公孙瓒为所欲为……”

  哪怕几乎被顾至说服,已将陶谦的谋算看得明明白白,袁绍仍然垂死挣扎。

  他出兵攻打青州,已经占据了一郡,如果在此时撤兵,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若刘虞身故呢?”

  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入耳中,却惊得袁绍打翻了酒盏。

  “他要刺杀刘虞?”

  顶着忽青忽白的脸,袁绍踌躇再三,终究定下决心:

  “孤明白了。待孤写一封信,你们送回去给孟德。”

  离开主帐,郭嘉学着顾至往日的模样,海豚豹式鼓掌。

  “顾郎独自一人便劝服了袁绍,可谓是独步当世。”

  顾至一听到郭嘉的夸奖,就有了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郭嘉接下来又加了一句。

  “只是,我听说顾郎是‘带俸出游’,”郭嘉弯起眼,面上尽是调笑之意,

  “没想到顾郎对主公一片赤心,嘴上说着休沐,背地里却又一次为主公立下大功。”

  顾至:“……”

  他能说什么?说自己非常想念荀彧家的饭菜,想早点解决袁绍这头的破事,早些回去吗?

  郭嘉见他答不上话,还想逗弄几句,就见戏志才挡在他的身前。

  “郭军师,听说你眼中进了沙,想让我帮你吹一吹?”

  “……”

  突然被旧事重提,郭嘉心中隐感不妙。

  这哪是问他要不要吹眼睛?这分明是在说“要不要我帮你打两拳”吧?

  想到陈宫曾经顶着两个硕大的乌青,直到二十天才完全消散的惨况,郭嘉并不想走他的后路。

  他从善如流地转移话题:

  “走,回去收拾收拾,待袁公写好信,我们便折返兖州。”

  午后,顾至等人带着袁绍的回信,平安地抵达治所。

  甫一下车,顾至就直奔署衙,看得郭嘉啧啧摇头。

  “不知道的,还以为顾郎有多喜欢这个差使呢。”

  明明喊着要多休沐,却还是在休沐日来署衙点卯,是为了见谁,不用问便知。

  顾至径直来到署衙的后堂,走进平时的办公点,却没有见到荀彧。

  在询问了几人后,他总算探到荀彧的去向,往户曹官员所在的署衙赶去。

  经过墙边一处八角漏窗,透过窗格的间隙,顾至见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