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81)

2025-09-13 评论

  好好地在营帐角落站着,却突然被点名,曹洪不由露出呆滞之色。

  他虽然也带过兵,但他的带兵能力,只能算无功无过。

  让他担任前将军或者偏将军那倒也罢了,如果要让他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中扛起“扶颠持危”“起死回生”大旗,那可万万不行。

  见榻上的曹操闷声不语,仿佛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曹洪心中不由一慌,忙不迭地开口:

  “主公,洪怕是担不得这样的重任。”

  曹操也知道这位族弟的能力上限,知道他忠勇有余,运筹不足。

  他的族弟曹洪,不仅是曹家人,还对他有舍命献马的恩情。但凡他的能力稍稍出众一些,曹操也不至于让他担任护军,跟曹昂一起守着营帐,早就带着他去前线冲锋了。

  对于曹洪的推辞,曹操并未回头应答,只是颔首,目光仍注视着坐在前侧的顾至:

  “明远可还有别的人选?”

  见溜人溜得差不多,顾至抚平衣角的皱痕,缓缓起身。

  “若主公愿意委任——至不才,愿为主公略尽绵薄之力。”

  曹操已做好了从顾至口中听到第五个人名的准备。

  可在他麻木地等着顾至的回复,即将彻底失望的前一刻,他终于从顾至口中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话。

  顾至这次竟然如此干脆,没有任何铺垫,就说出了自荐之语。

  因为这番自荐来得太过突然,曹操竟反应了数息,方才大笑着称许:

  “若明远能代孤领兵,孤自当安心。”

  不远处的郭嘉,向曹操投去难言的目光。

  他很想提醒自家主公,不要安心得太早。

  别人的“略尽绵薄之力”只是谦辞,而顾至的“略尽绵薄之力”,那可是真的“略尽”,绝对不存在夸张的修辞。

  曹操尤为高兴,全然不知郭嘉心中的腹诽。

  这些年,虽然顾至从未领过将领之职,但曹操曾经见过顾至的身手,与他带兵作战时的迅猛,对他有一定的信心。

  如果不是这次曹操与夏侯惇受了伤,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主帅,他倒也未必会让顾至接手。毕竟比起看似有才能但不稳定的将才,他更乐于使用心性沉稳,能稳定带兵的将才。

  不过是现在局势特殊,不得不让顾至接手罢了。

  曹操仍想说些什么,忽然神色一顿,将目光投向顾至身侧的戏志才。

 

 

第132章 开解

  在曹操的视野中, 戏志才神情如常,脸上却透着几分苍白之色。

  想到初见时,对方那病体支离的模样, 曹操不由代入主公的立场,关切地询问:

  “志才可是身子不适?”

  听到这话,顾至蓦然转身。

  身侧的戏志才已恢复常态,只是面朝着前方,回应曹操的询问:

  “劳主公关心, 焕无碍,只是略有些疲乏。”

  “既然乏了,那便快些回去歇着。孤这边无碍, 你们都回去吧。”

  顾至挂念着戏志才的安康, 无意与曹操拉扯。

  但他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 便从怀中取出一团缣帛, 递给曹操。

  “这是?”

  起初,曹操还以为顾至是因为看不惯自己脸上的血渍,找了块帛布让他擦拭。

  但很快, 曹操便通过揉成一团的缣帛,看到渗透到背面的黑墨, 意识到这是一封帛书, 并非用来擦拭污渍的碎布。

  “这莫非是明远献上的良策?”

  曹操当即坐直了几分, 暗道顾至果然不负他的期待,每到关键的时刻,都能挺身而出, 为他分忧。

  曹操脸上的笑意与心中的喜悦还未完全成型,站在榻前的顾至便已诚恳地摇头,一字一句地说出实话。

  “这是祢使者托我转交给主公的帛书。”

  “……”

  曹操虽然没有说话, 但顾至分明在他脸上看到“什么东西”,“难道祢衡还专程写了一封赋文来骂孤”这般丰富且深沉的内容。

  顾至见他一副不想接手的模样,不由分说,将缣帛硬是按入曹操的手中:

  “主公,收下吧,是好东西。”

  “……”

  原本曹操就有不太好的预感,经顾至这么一提,他愈发觉得这封帛书面目可憎,上面写的内容或许会让他心情变糟,三天三夜不能复原。

  一旁的郭嘉见状,当场作保:

  “主公且安心,这确实是‘好东西’。”

  见曹操还是一副不信的模样,一时之间,郭嘉不知道是该感叹他与顾至那岌岌可危的信誉,还是该感叹祢衡那深入人心的威能。

  顾至料定曹操最终还是会查看这封帛书,不再多言,与郭嘉、戏志才一同离开主帐。

  他在帐外三丈远的方位,看到等候已久的荀彧。

  这一回,顾至没有立即上前,避开士兵与守卫,低声询问戏志才:

  “阿兄可有哪一处不适?”

  虽说葛玄与左慈已找来药引,但顾至始终记得当初那满手殷红,令人心惊的一幕,总担心其中会有差池。

  曹操的那句询问,正牵动了他心中的隐忧。

  “并无。”

  戏志才注视着前方,语气未改。

  不等顾至再次询问,戏志才已先一步提请,

  “阿漻可否去文若那?我有一些事,想单独与奉孝谈谈。”

  走在两人身侧的郭嘉正竖着耳朵聆听这对兄弟的谈话,猛然听到戏志才说有事要与自己私聊,忍不住轻轻地“啊”了一声。

  戏志才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他只是用那双带着些许灰色的眼瞳看着顾至,眼中带着坚定。

  顾至见他确实不像身体有恙的情状,迟疑再三,缓缓颔首。

  直到顾至走到荀彧的身侧,郭嘉也没琢磨明白戏志才的用意。

  他望着不远处的二人,难以遏制心中的好奇,主动开口。

  “志才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无话可说。”

  郭嘉:“……?”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身侧之人,

  “所以,我是你特意留下的挡箭牌?”

  身旁的人没有开口,但郭嘉已经从他的态度中读出默认。

  郭嘉不由长吁短叹:“我就知道……”

  他迎着阵阵北风,兀自感叹了两声,凭着敏锐的视角与直觉,一语破的:

  “莫非你是因为明远要成为主帅而担心?”

  “……”

  “这只是主公的权宜之计,若能成功与另外两支军队会师,未必需要明远单独领兵。而已明远的脾性,能撂挑子不干的时候,他一定不会硬撑着……”

  “这次与往日不同。”戏志才却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打断了郭嘉源源不断的宽慰。

  郭嘉奇道:“何处不同?”

  他虚心求教,戏志才却像是葫芦锯了嘴,再也不说了。

  刚才的那句低语,仿佛只是郭嘉出现的幻觉。

  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郭嘉用力咬了咬后槽牙:

  “志才大约不知道一件事,凡事总说一半藏一半的人,很容易被人抓进竹篓,拖去深山老林里殴打一顿。”

  戏志才恍然回神,凭借着略长一截的身高,垂视着眼前之人:

  “奉孝若想这么做,大可一试。”

  想起戏志才曾经单手捏碎胡桃的壮举,郭嘉沉默片刻,当即转了话题。

  另一头,顾至与荀彧回了营帐,向荀彧转述了夏侯惇的伤情,以及主帐里发生的每一件事。

  当得知顾至要暂代主将之职,荀彧罕见地沉默里许久,最终声嗓低沉地道:

  “不论阿漻想做什么,都可极力而为。只有一点……万事,当以安危为重。”

  顾至坐在他的身旁,扣住他的右手。

  “文若勿要担忧,我自当谨慎为先。”

  十指交叠在一处,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营帐中只留一片沉寂。

  顾至率先打破沉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