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209)

2025-09-13 评论

  酒是好酒,毫无疑问。

  可这酒中……还混入了别的东西。

  顾至五感敏锐,嗅觉更是远异于常人。

  他虽不通医术,但在某一世的经历中,曾被一位姓叶的神医收养,认了一些药草。

  对于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药植,他能通过形态、气味加以辨认。

  这壶酒中淡得几近于无,呈现异常之态的气息,很像是他曾经辨认过的一味。

  如果他没有记错,那株药植,含有剧毒。

 

 

第154章 毒酒

  正像顾至和曹操所说的那样, “时机未至”。

  这个时机未至,不仅适用于曹操,也适用于刘协。

  不管是篡位, 还是在这个宫殿上毒死权臣,都是昏了头的选择。

  顾至无法相信见谋深远的刘协会在这个时候做出如此冒险的事。

  曹家势力不止曹操一个人,汉室的病根也不在曹操一个人的身上。就算刘协毒死了曹操,汉室的处境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甚至可能引发动乱, 让刘协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究竟是什么缘由,让刘协铤而走险?

  不等顾至想出答案,宫侍已打开酒壶, 将三杯玉卮斟满。

  酒液在卮中晃荡, 酒香飘出, 那股几近于无的异味也愈加清晰。

  这般混杂着潮湿腥味, 难以被人察觉的气息,的确是未经炮制的乌头的味道。

  顾至眉宇紧蹙,嗅着这沁人的酒香, 不知为何,他的心跳加快了几分, 几欲破膛而出。

  曹操对暗处的杀机一无所知, 谨慎地赞叹:“确实是好酒。”

  玉杯美酒琥珀光。刚刚谈心、交心, 为彼此做了退让的君臣各取一只酒卮,遥遥一敬。

  眼见刘协率先将酒卮凑到唇边,举止间没有任何犹豫, 顾至骤然起身。

  “陛下且慢。”

  刘协与曹操同时停下举杯的动作,将目光投向顾至。

  “这酒闻起来有馊味。为了陛下的龙体,还是找医丞先看看, 确认这酒对身体无害,再作饮用。”

  如此明显的提醒,让刘协霎时变了脸色。

  顾至口中的“馊味”,显然不是酒坏了那么简单。

  压下心中的惊怒,刘协骤然扫向两侧,凌厉的目光落在十几个宫侍的身上。

  曹操脸色铁青,将玉卮搁在一旁。

  “陛下,明远从不会无的放矢,还请陛下请一位医丞,验一验这酒。”

  刘协即刻让信任的宫侍去找医丞,面上的神情与曹操几无二致,仿佛被人对着脸踩了一脚。

  他不知道顾至是怎么发现异常的,也不知道一贯多疑的曹操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相信顾至所说的话。他只知道,一旦医丞确定酒中有毒,就证明他所亲近信任的那几人当中,有人背叛了他,想置他于死地。

  刘协回想昨晚他品着这壶酒时,有哪几人在场,有哪几人听到了他要请曹操共饮此酒的消息,心中有了判断。

  没过多久,医丞急冲冲地来到大殿,听从刘协的命令检验杯中的酒水。

  酒香扑鼻,医丞无法从中辨认药材。他迟疑着,用手指沾了一小滴,放入口中咂摸。

  那一瞬间,医丞大惊失色,赶紧举起早就准备好的凉水漱口。

  他甚至顾不上在御前失仪,在漱了好几次口后,医丞才心有余悸地向刘协告罪。

  “回陛下,这酒确实有毒。酒中掺入的毒液,乃是川乌熬制的汤水。”

  刘协将医丞的反应看在眼中,心绪起伏不定。

  待听到川乌二字,他沉声询问:

  “川乌,朕记得是祛湿的药材?”

  在长安的那两年,他在闲暇之际读遍了宫中的所有书籍,其中一本粗略记载这味药材的作用。

  医丞的舌尖仍泛着辛辣与剧烈的麻感,他再次向刘协行了一礼,语气中透着庆幸:

  “陛下有所不知,这川乌,若是经过医者的炮制,可成为散寒止痛的药材。可若是不经处理,直接拿来服用,那可是要人命的事。”

  只需要一小节川乌,就能毒倒一头猛兽。

  如果他们没有发现酒水的异常,饮用玉卮中的酒水,哪怕只喝了一小杯,此刻怕也两脚一蹬,驾鹤西去。

  刘协确认了酒水的问题,对医丞嘱咐道:

  “卿先退下,此事莫要声张。”

  等医丞行礼退出,刘协转向曹操:

  “依丞相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经过这么一段插曲,纵然刘协再次称他为丞相,明确了让步之事,曹操也提不起多少喜悦。

  “陛下,此人用心歹毒,不可不除。”

  以曹操对刘协的了解,他能确定刘协的手段,也能猜到刘协对下毒之人的看重。

  “如此歹毒之人,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若非明远警觉,只怕……”

  曹操没有把话说满,但该说的已经全都说了,剩下的得让刘协自己决定。

  他不信刘协能容忍幕后之人。

  刘协不由叹息。这一声叹息,比他不久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真实了无数倍:

  “全凭丞相的心意。”

  而后,他转向顾至,轻声询问:

  “顾卿如何知道酒中有毒?”

  顾至仍在思量着下毒者的动机,听到上首传来的询问,随口回复道:

  “臣之嗅感,超于常人。因在酒中嗅到了异常的气味,故冒昧进言。”

  “你救了朕一命,也救了丞相一命。”

  刘协不愿去想更多的事,只将注意力专注于眼前,

  “朕不知该如何嘉奖你?”

  这话问得坦率,与刘协往日的脾性不符。

  顾至心底十分清醒。他知道刘协对他的疑虑没有完全打消,但他没必要向这位帝王证明一些本就不存在的事。

  “我之所求,司空知道得一清二楚。”

  顾至将这个棘手的问题踢给曹操。

  刘协知道顾至这是出于谨慎,变相拒绝了他的封赏,不再提及此事:

  “那便交由丞相决议。”

  被甩包袱的曹操没有任何不悦,他更关注另一件事。

  “下毒之人势必时刻关注着宣室的动静。方才陛下召请医丞前来,又让医丞离去,只怕那人得知消息后,会做出狗急跳墙的举动。”

  曹操说的,刘协岂会不懂?哪怕他不想让曹操踏入北侧的宫殿,恣意搜人,此刻也没了别的办法。

  “丞相莫要惊扰其他人。”

  身为天子的刘协连番让步,曹操自然要给他这个颜面。

  “臣遵旨。”

  没过多久,各处宫殿零零碎碎地拖出了十余人,既有宦官,也有在宫内当值的议郎。

  还有一人,站在最前方,身着贵重的绸缎,容貌淑丽,神色仓惶。

  刘协望着最前方的那人,沉默了数息,在对方不断投来的恳切注视中,徐徐开口:

  “丞相,皇后纯朴仁善,与今日之事无关。”

  “陛下,方才在北苑行止鬼祟,意图通风报信的阉竖,正是皇后身边的大长秋。”

  伏皇后诧异地瞪圆双瞳,看向身侧的大长秋。

  刘协不再做声,直到曹操按着剑柄,命人将可疑之人都压下去,他才再次出言:

  “朕以为,丞相是个恩怨分明之人。”

  曹操只是道:“纵然皇后对今日之事毫不知情,伏家亦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刘协盯着曹操的双眼,一字一顿道:“朕并非为了蠢人而求情,只是皇后,毕竟陪朕走了这么多年。”

  曹操想起今天惊心动魄的波折,想起刘协当着他的面说要禅让,差点让他骑虎难下的场景,到底不敢小觑对方,将这位时运不济的天子逼得太狠。

  “臣明白。”

  刘协这才转开目光:

  “朕累了,丞相回去吧。”

  曹操行礼告退。

  一直都冷静从容,没有半分慌乱的曹操,直到踏出宫殿,被炽热的太阳照射,方才感觉到一丝冷意。

  这次的下毒事件破绽重重,幕后之人并没有制定多么高深的计划。但就是因为这点,才让人防不胜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