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78)

2025-09-13 评论

  ——他竟然一点也不在乎?

  郭图深感不可思议。

  同为袁绍的谋士,他们几人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别看平日里他与逢纪勾肩搭背,互道兄弟,实际上,他们早就想给对方埋刀子,用排除异己的方式,成为袁绍最器重的首席谋臣。

  逢纪和许攸都是南阳人,而他和荀谌是颍川人。

  南阳对颍川,谋士之间,根据出生地划分派别,彼此抱团,那可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可郭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分到的“队友”竟是个面团似的人,不争也不抢。

  很多时候,他都想摇着荀谌的肩,质问:难道你们荀家人都这样——长着最好看的脸,做着最温吞的锯嘴葫芦?功名利禄全都不放在心上?

  郭图心塞,为了前途而焦急,却不得不孤军奋战。

  袁绍来自四世三公的袁家,名门望族出生,本身又极有名望。他将来必成大器,会有无数智计高绝的谋士争先恐后地前来投奔。

  如果自己不趁早收拢袁绍的心,成为他倚重的心腹,将来更难出头。

  郭图当即趋步向前,走到袁绍身旁:

  “若公孙瓒借机谋划,弃了幽州,夺取冀州,那可如何是好?”

  见袁绍皱眉,郭图捏着袖中的密信,眼中多了几分坚定。

  他前几日收到一封来源不明的密信。这封密信虽然记载了能帮袁绍夺取冀州的妙计,但因为没有署名,让他心中不安,不敢取用。

  原本郭图还有几分犹豫,但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了。

  绝不能让逢纪帮袁绍夺下冀州。

  “我有一计,可助主公拿下冀州。”

  袁绍颔首:“公则请说。”

  “引青州黄巾贼进入冀州,让清河、安平等地陷入兵乱,一旦乱了冀州的局势,我们便可趁机逼迫韩馥退位。”

  袁绍一双凤眼蓦然睁圆:“岂可如此?”

  “张角已死,黄巾贼不过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主公既然要借助外力,与其招惹难缠的公孙瓒,何不利用黄巾贼?”

  袁绍久久沉默,片刻后,从怀中取出一块写满字迹的缣帛:“陶谦也劝我将青州的黄巾贼引入冀、兖二州的州界,用以胁迫韩馥让位。”

  说罢,他轻嗤一声,

  “我焉能不知,他这是不堪青州黄巾贼的骚扰,想让我将祸患主动东引。”

  一听这话,郭图不敢吱声了。

  “都出去吧,让我独自一人好好想想。”

  郭图随着众谋臣离开,深感惋惜。

  看来袁绍这次不会采纳他的计策,逢纪胜了一筹。

  郭图本已心灰意冷,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半个月后,青州黄巾贼竟如洪水般,涌入兖州、冀州的州界。

  兖州首当其冲,东部、北部各县城被黄巾贼恣意劫掠,不堪其扰。

  兖州牧刘岱大怒,不顾属下的阻拦,亲自带领部队征讨黄巾贼,却意外死在乱军之中。

  兖、冀二州士人哗然失色。兖州军在对战中几次失利,又失去了统领者,民心涣散,在黄巾贼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州府的官员在济北相鲍信的提议下,请曹操担任兖州牧,入主昌邑,共抗黄巾贼。

  位于兖州北部的冀州同样陷入乱象。

  黄巾贼来势汹汹,刘岱又死得太快。同为一州之牧,且同被黄巾贼侵略的韩馥几乎每天都在做噩梦。

  连刘岱那样强势厉害的人都被黄巾贼杀了,他韩馥,又能支撑多久?

  深陷恐惧的韩馥已无法冷静思考。他不敢合眼,一旦合眼,就会梦见自己被青州黄巾兵包围,放言望去,尽是密密麻麻的砍刀。而刘岱就站在他床头,穿着血衣,披头散发,一声不吭地盯着他。

  当袁绍的谋士荀谌来到高邑县,劝说韩馥让出冀州时,哪怕韩馥心有不甘,在极端的恐惧之下,他还是答应了。

  至此,初平元年(190年)冬,曹操出任兖州牧,袁绍则在同一时间成了冀州牧。

  袁绍当即写了一封信送给曹操,既是恭贺,也是自得。

  与此同时,另一封信被送往徐州。

  徐州牧陶谦收到袁绍送来的“感谢”信,黑而粗的眉毛深深拧起。

  什么黄巾贼之乱,跟他有什么关系?

 

 

第50章 行军之前

  袁绍送给他的信, 表面上像是感谢,实际上怪得很,字里行间透着几分洋洋得意。

  全文用了许多感谢词, 乍一看并无异常。可陶谦擅长剖析文字,不论他怎么看,都能从中读出同一个意思——

  哎呀,恭祖,你的小心思我早就已经看出来了, 既然你无法对抗青州黄巾贼,那就让我来帮帮你。

  虽然你用心不良,把人当傻子耍, 但我还是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 韩馥那个憨憨也不会被吓傻, 让我兵不血刃地拿下冀州。

  一时之间, 陶谦的表情与后世地铁看手机的老人重合了。

  袁绍这是在做什么,莫不是发了失心疯?

  陶谦把信放下,不予理会, 甚至也不想反驳袁绍那些可笑的言论。

  谁人不知他陶谦力战黄巾,巧借泰山贼之手, 牵制黄巾贼的势力?

  如今臧霸、孙观等人守着徐州的州界, 将黄巾贼拦在北部的青州。

  他陶谦还能惧怕那些黄巾贼?这是什么天大的笑话。

  陶谦只将袁绍当成了耍棍的丑角, 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可不久,兖州传来的另一个消息让他如芒在背,再不复看笑话的心态。

  兖州牧刘岱竟然死了。

  他不仅死得如此轻率, 还让曹操有了可乘之机,入主兖州。

  “刘岱简直愚蠢,我本指望他掣肘曹操, 却没想到,他竟废物至此。”

  陶谦怒骂不止。

  先前叫曹操拿走东郡也便罢了,毕竟曹操确实有几分本领。

  可这刘岱,竟亲自去征讨贼兵,第一场战役就死在乱军之下?

  简直可笑至极。

  陶谦又气又怒,恨不得将刘岱的尸骨挖回来,狠狠唾骂三天三夜。

  “主公莫要动怒。曹操能拿下兖州,不过是鲍信那厮借机抬举。鲍信身为济北相,只因济北国被黄巾军大肆攻打,就吓破了胆,竟然要奉曹操为主,让曹操替他守城。”

  亲信吕由的脸上带着浓重的讥讽之意,

  “可即便让曹操入主兖州,又能如何?兖州共八个郡国,八个守官,他鲍信只是其中之一。除了曹操与他,还有六个太守、国相,难道他们都会信服曹操?曹操何等出身,不过是阉人家卖弄权柄的魑魅罢了。那六个守官,绝不会俯首称臣,只会恨不得取而代之。

  “曹操就算拿到了兖州牧之位,他也坐不安稳,反倒死期将近。主公又何必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

  陶谦舒展了眉眼:

  “正是这个道理。曹操坐上了不该属于他的位置,只怕活不长了。”

  陶谦送走吕由,派人将笮融请了过来。

  一个慈眉善目的男人走进堂屋,对着陶谦低眉行礼。他的神色与寺庙的佛像颇为相似,带着悲天悯人般的祥和。

  陶谦最是厌恶笮融的这番做派。

  他深知眼前之人再冷血刻毒不过,却非要摆出这副大善人的面貌,令人作呕。

  若不是笮融确实有一些才能,还能帮他敛财,他绝对不想与这样的人有任何瓜葛。

  笮融抬起头,一眼瞧见了陶谦的沉闷。

  “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惹了我们使君?”

  他的声线低沉柔和,任凭谁也想不到,他来这之前,刚杀了数十人。

  陶谦没有解释,将手中的两封信一起交给笮融。

  笮融看完信,眉眼间仍是悠然平静的模样。

  “国相怎么看?”

  “青州黄巾贼发难一事,颇有蹊跷。”

  陶谦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可他仍冷笑着,逼问笮融:

  “此事当真不是你的手笔?”

  笮融此人,杀性极重,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就算是他的恩人旧友,他也是说杀就杀。

  不管他做出什么可恨的事,陶谦都不觉得奇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