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93)

2025-10-14 评论

  王瑛觉得这样不妥,哪有总让人白帮忙的,这次来正好跟她讲清楚,以后做饭也是一个月一百文工钱。

  简单收拾了下厨房刷了刷锅,从后院揪了几把新鲜的蔬菜和了个团面,煮了一锅细面条。

  不一会儿粱老看完信出来了,闻着香味踱步到厨房,“还汤饼有吗。?”

  “有。”王瑛连忙起身去给他也盛了一碗,幸好自己煮的够多。

  两人端着碗坐在台阶上秃噜起来,面条切得细又劲道,配上小葱和绿叶菜再打上两个荷包蛋,简简单单一碗面吃的人食欲大开。

  吃完老爷子擦了擦胡子上的菜汤道:“前几日县城来人了吗?”

  “您料事如神啊,来人了!”

  “少跟我贫,给你了奖赏吗?”

  “封了一百两银子的赏赐。”

  “啧,可够抠的,还说了什么没有?”

  王瑛压低声音道:“说要帮青岩彻查科举作弊那件事。”

  “那就好,看来这老东西还有点能耐,没让我白费口舌。”

  “青岩这是有希望科举了?我都没敢告诉他,生怕再空欢喜一场。”

  “先不着急告诉他,等上面的文书下来再说。”

  “哎!”王瑛听他这话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激动的拿起老爷子的碗,去后面的溪水刷洗。

  粱伯卿站起身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可王瑛惜是哥儿,不然高低能帮他某个一官半职。

  老友信上说,那预防倒春寒的法子帮了他大忙。

  大司农不光掌管全国的农业、牧业、养殖业,就连京都郊野方圆百里的皇家贡田都归司农鉴负责。

  每年皇家贡田的产粮是有数额的,若是完成不了肯定会受到惩罚,说不好还会贬斥。别看大司农只有四品官职,但也是每日朝见天家,多少人想踩着他爬上来呢。

  去年冬天是个暖冬,查看往年的记录,多半要遇上倒春寒。

  每逢倒春寒粮食都会严重减产,两收变一收都是好事,若补种不及时绝收也是有的。

  正当他一筹不展的时候,粱伯卿的信送到了,里面有详细的防治倒春寒办法,本着死马当成活马医,他立刻派人按照信上的细节将上百倾贡田全部用石磙碾了一遍,灌了水。

  没想到今年春天真的半点没影响到冬麦的涨势,而且去年从冀州送来的那袋麦种,涨势比旁边的地都要好太多了,结的麦穗硕大饱满还十分耐旱,看得出是好品种!

  没过多久,各地州府纷纷送来倒春寒导致的减产折子,作为大司农温彦平免不了要叫进宫责问。

  进了宫他便将倒春寒的防治办法说了出来。

  “因为是第一次用,下官不敢擅自推广,只在京郊的贡田试了试,效果颇为不错!”

  皇上面色稍霁,“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回禀陛下,是我一位同窗旧友的学生夫郎想出来的,这朋友陛下也认得。”

  皇上一听来了兴致,“哦?说给朕听听。”

  “扬州的才子粱柳芳。”

  皇上坐直身体,“先皇在世之时曾提起过此人好多次,说他恃才傲物不能为己用实在可惜,他不是才子么,怎么还研究起农学来了?”

  “此法并非是他教授的,而是他学生的夫郎自己研究出来的。

  那夫郎擅农事,不光研究出防治倒春寒的办法,还培育了高产耐旱的麦子。送来的种子今年的涨势非常好,下官打算春收过后派人再去收一批过来,将整个贡田都种上新的冬麦,再逐渐发展到各地。”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国之根,好好把这件事落实下去,办好了朕重重有赏。”

  “谢陛下!”

  “下官还有一事……”

  皇上心情不错,直接挥手道:“起来说。”

  “粱柳芳这个徒弟同他境遇相同,也是科举被人诬陷作弊,梁柳芳惜才将他收为弟子,但却没办法参加科举,为朝廷所用……”

  皇子知道他话里什么意思,“你去找礼部侍郎,跟他说明情况。”

  温彦平连忙磕头谢恩。

  从大殿里出来他后背的衣衫都被汗湿透了,幸好同窗给他送了这么一封信过来,才免得自己遭斥责,自己投桃报李怎么着也得帮他一把。

  可惜皇上并未询问那培育种子的王郎君,这么好的人才,若能提拔到司农鉴肯定大有作为。

  回去后他便找到礼部,将此事说了出来,有皇上的口谕礼部不敢怠慢,立刻派人朝冀州府送了消息。

  冀州州牧接到消息后又派人去了龙泉县,之后就是龙泉县令亲自过来,说起来这封赏的银子还是县衙出得,所以给的不多。

  这些事王瑛并不知晓,这几日他正忙着招人来加工冰棍。

  天气暖和铺子里的菜不好卖了,不少人跟他打听什么时候卖冰棍,正好这次回来安排妥当。

  除了去年招的几个熟人,又多喊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来帮忙,配方不变依旧是麦芽糖加羊乳。

  王瑛还准备做点水果的冰棍,试验田里有成熟的樱桃、山莓、还种了一架葡萄,开了倍速生长已经成熟了,吃不完正好一并拿出来做成冰棍。

  水果口味的冰棍比寻常的要贵一些,五文钱一根,这个价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偏高了,但对镇上的富贵人家来说不算贵。而且水果冰棍是限量的,每日最多做一百根,卖完了就没有了。

  没想到一经推出颇受好评,镇上突然掀起一股吃冰棍的热潮,富裕的人家里吃水果冰棍俨然成为了一种潮流。

  去年找王瑛批冰棍的小子也来了,得知东家又开始卖冰棍了,早早就拎着两筐鸡蛋过来。

  王瑛还记得他,“马钱子是吧,又过来进货了,呦呵还买了辆骡车。”

  马钱子满脸笑意道:“去年沾了东家的光,赚了点钱。”

  “真不错,今年好好干。”

  “哎!”

  别看冰棍利润低,但卖得多了也能赚不少钱,去年马钱子卖了三个月的冰棍赚了三贯多钱,这些钱是寻常人家一年也赚不到的。

  钱他没乱花,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些,凑了十贯去镇上买了头骡子和木板车,赶集的时候送人去镇上,一人收五文钱的路费,来回就能赚上百文,一年下来又攒下不少钱。

  今年有了骡车,卖冰棍更方便了,不用再背着竹篓来回跑。

  他知道东家在卖镇上,所以不敢去镇上抢生意,把周边的村落都包了下来,雇了四个同村的汉子跟他一起干。

  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卖四五百根冰棍,几乎跟镇上的销售持平。

  王瑛把生产冰棍的人安排妥当,待了两天就回去了,实在是想元宝想的受不了。

  白日还好忙忙碌碌没时间想,到了晚上和陈青岩躺在床上,聊起孩子的事就受不了,两人恨不得抱头痛哭。

  “你说他那么小,每天看不见阿父也看不见爹爹,会不会想得啼哭?”

  王瑛感觉鼻子有点发酸,一想到孩子找不到自己哇哇哭的模样心里就难受。

  陈青岩眼眶也有些泛红,“回去吧……再坚持一年,等元宝会走路了再带到庄子上来。”

  “嗯。”

  结果翌日回到镇上,王瑛从婆母口中得知,这臭小子能吃能睡,非但没哭还胖了一圈。

  回到后院,看着睡在襁褓中的小娃,王瑛点了点他的小鼻子,“小没良心的,阿父和爹爹想你想的掉泪,你一点都没有想我。”

  在旁边照看孩子的婆子道:“郎君可冤枉小少爷了,这几日你不在家,他虽不哭闹但睡觉的时候一直在寻你,找不到你急的眼圈都红了,最后抱着你的褂子闻着你的气味才哄睡的。”

  王瑛掀开小被子,果然见他胖乎乎的小手抓着自己的一件衣服,布料都攥褶皱了还舍不得松开,顿时心中一软,俯下身亲了亲他的小脸。

  “是阿父错怪你了。”

 

 

第73章 

  进了六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太阳刚出来身上就开始出汗,黏糊糊的实在恼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