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于昨天(65)

2025-10-09 评论

    关于国家杜马议员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戈托夫齐茨,随着侦查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了。由于此案归内务部和检察院监管,所以,按惯例,成立了一个专门侦查小组从事调查,这下戈尔杰耶夫上校总算多少松了口气。现在,在他的分局里,只有上校科罗特科夫和列斯尼科夫大尉正式经管尤丽娅-戈托夫齐茨案,而阿娜斯塔霞如无特殊必要,则可以不动。由于每天都得听取破案进展汇报,所以,谁都根本不可能偷懒。这样做所产生的结果是——材料收集得一天比一天多,文件卷宗眼看着膨胀起来,可正如人们常说的,越是深入林子越……这您自己也知道。每天都出现越来越多的嫌疑犯。
    首先,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在国会内部,还领导着一个人数不多,但非常活跃、影响很大的小组,这个小组正竭尽全力从事某种院外斗争,后者所提出的税务法方案,得到了那些背后有大型财团、其中包括犯罪团伙支持的议会的支持。戈托夫齐茨坚决反对一系列税务优惠的特权政策出台,凭借她手中掌握的事实,她证实,迄今为止,这样的优惠被人专门用来达到个人发财和欺骗国家之目的,而且,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今后情形会根本改观。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在国会方面的战友告诉科罗特科夫,说曾经有人几次想要收拾尤丽娅,并持续不断地对她进行恐吓,他们无法说出行贿的具体人名:所有此类行动都是匿名和藏在幕后进行的。至于说这些人所实施的恐吓,则有十足的物证,多系暗中投放的信件,戈托夫齐茨曾把这类信件给她的同事看过,并且,曾当着众人的面,当场把信撕成碎片,以表明自己的无所畏惧和蔑视。
    第二,研究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新闻工作的伊戈尔-列斯尼科夫列了一张表,表上载有尤丽娅所写的二十六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戈托夫齐茨以极其辛辣的口吻,点了一些相当有势力的名人。而且,她不单单点了他们的名,还公开谴责他们玩弄花招,滥用职权。在报社工作的这十年当中,她为自己赢得了无所畏惧的真理探索者的牢固名望,实话说,恰好是这一点,使她被当选为议员成为可能。她的名字在人民当中家喻户晓,她作为一位勇敢的记者受到人民的尊重。
    死者家里的那些文件,经仔细研究,未能得出任何结果。由于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在当选为议员后,就离开了新闻工作,所以,在这堆文件里,未能找到任何有趣的写作新文章的素材。倒是发现一些未发表的文章底稿和修改稿,无论是侦查员,还是侦查小组组长格梅里亚,都万分仔细地研究了这些草稿。
    “被戈托夫齐茨在报上当众痛骂过的人,肯定会报复的。”他说,“而另外一些人,即她刚刚打算就其写文章的那些人,肯定会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两件事完全不同,但我觉得,第二种动机远比第一种更重要。当然,据我所知,死者已经停止为报纸工作了,可要知道,她完全有可能把材料转给别的记者,而有关人士也完全有可能关心,如何才能使知情过多的人的范围能不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莫名其妙的撬窃案,也就顺理成章了。或许那帮家伙找的正是这类材料,而由于没找到,才把尤丽娅本人给杀死了。”
    “可他们在那里有什么可找的,鲍里斯-维塔利耶维奇,”伊戈尔-列斯尼科夫忍不住打断他说,“文件并没有藏在保险箱里,不过就在柜橱隔板里的一大堆东西里么。他们为什么不把它搬走呢?”
    “如果你真的不明白的话,我不妨解释一下。女主人到了家,发现门已被撬,于是她明白,家里进了盗贼。她一一察看了自己的家,不用费事就可以察觉,究竟丢失了什么。于是,她当即向警察局报了案。接下来事情就太简单了,简直像幼儿园里的新年枞树。如果能确证真的有材料,但却留在原地未动,反而还是要从速解决过分好奇的戈托夫齐茨,那么警察局,也就是你,列斯尼科夫,和我们所代表的检察院,便会久久地绞尽脑汁去想,究竟是谁杀死了我们这位尤丽娅-尼古拉耶芙娜的。你得仔细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文件。文件里没有任何足以使我们立案的东西。你明白吗!没——有。文件里有老生常谈,有愤怒的谴责,有尖锐的言词,其中包含接近克里姆林宫人士的原话,别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冲这些话,市民是会掏钱买报的,因为他们习惯于相信印刷出来的话,正因为如此,文章的发表才会对有关人士构成危险,因为他不会容忍自己光荣的名字被丑闻玷污。他不愿弄出丑闻。至于说刑事案,那这里却没有它的气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况且,类似这样的案子,你我找到的还少吗?问题就在这里。所以现在,凡是这些文件提到的那些人,我们都同样应该怀疑。而这样的人我们这儿已经有多少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