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踱步的姿态,使它成了马中的“思想者”。它从此离群,不再有家族,不再有长辈,成了一匹东非沙漠中的孤马。危险,却自在。
它不再害怕危险。因为它体验了,真正遇到危险,原来想依靠的群体,完全靠不上。
那么,再说一说那个丢下小马狠心远去的马群家族。它们去追随一个高大的目标,突然发现,这个目标停下了。于是,千万匹马都停下了,拥挤得漫山遍野,不知何去何从。
原来,这个高大的目标是一头长颈鹿。它只因高大而被追随,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领袖。它不明白今天身后怎么有了蚁群般的热闹,还以为自己遇到了不测的灾祸,十分困惑,因此停步。可爱的长颈鹿,拥有一种空洞而不自觉的高大,它的全部光辉,只是“被崇拜”了。
现在,在那辽阔的原野上,只有两个奇特的动物,不知自己为什么重要的长颈鹿和那匹终于创造了自己重要的小马。其他动物,虽然数量庞大,但只知崇拜和背弃,完全不值一提。
人生是由许多小选择组成的,但也会遇到大选择。
小选择和大选择的区别,并不完全在于事情的体量和影响。
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天鹅在世界美禽大赛中得了金奖,偶尔放飞时却被无知的猎人射杀,这两件事都够大,但对这只天鹅来说,都不是它自己的选择。
相反,它的不起眼的配偶在它被射杀后哀鸣声声、绝食而死,则是大选择。
我毕生最满意的事情,是全由自己作出了一系列大选择。
曾经有一些报刊嘲讽我,人生越做越小。他们所说的“小”,不是指生命空间,而是指官职官位,至少是中国文化界热衷的“半官位”。他们看我,不仅彻底辞去了院长职位,而且连文联、作协也未曾参加,连人大、政协也完全无染。结果,成了一个人人都敢诽谤而无力还手的人。他们猜测了很多原因,最后只得笑一声:“咎由自取!”
我心里暗喜。因为这一切,确实都是“咎由自取”,出于我自己的主动选择。如果不这么选,那是容易的,而我,则选了艰难。像一个脱队的冒险家攀上了一条险峻的山道,偶尔俯视,发现大家还在平地上拥挤喧哗。
我的每次选择,都关及天道伦理、历史筋脉,读《吾家小史》、《何谓文化》就知道了。从二十岁开始到现在,每年必选,每选必大,每次大选择都必然会招来一片嚷嚷,足以验证我的选择超尘脱俗,不同寻常。
至此我可以告诉自己崇拜的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在天之灵了:“我,选出了我。”
在一次次重大选择之前,我什么也不是。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在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于是,我在应该建立人格的时候建立了人格,应该拥有尊严的时候拥有了尊严。
我正是带着这两笔财富,走进重重灾难。事实证明,灾难能吞没一切,却无法吞没这样一个青年。
我刚到二十岁就遭遇了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凶险之境,又成了一个当家人,却从来没有向造反派暴徒低过一次头,说过一句话。这在当时极为罕见,因此当十年后灾难过去,所在学院几乎全票选我做了院长。
没有挨过打骂的青年反而并不畏惧打骂,这个深刻的时间顺序,说明了人格自立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把顺序颠倒,让小小的生命经历一个没有尊严的童年,那么,我也许只能沉入灾难,无法穿越。
对于孩子,父母的打骂是一种剥夺,剥夺了他本来就很脆弱的尊严。当尊严已经失去,被打骂所匡正的行为又有什么价值?没有尊严的“正确”又是什么?
当然,宠爱过度也是一种剥夺,剥夺了孩子们在莽原长风间独自屹立的权利。随之,他们也就无法建立完整的人格,再也无法真正屹立了。
我的父母,既没有实施这种剥夺,又没有实施那种剥夺,到底是怎么掌握分寸的呢?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一心迷恋绘画,好像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经常被邀去为一些大型展览会作画,不少老师也把我的画挂在他们自己家里。到初中二年级,我终于成了美术课的“课代表”。
回想起来,我们的美术老师陆先生实在是一个高明之人。他反对同学们照范本临摹,而重视写生。写生的重点又渐渐从静物、风景上升到人体。作人体写生需要模特,但初中的美术课哪能去雇请专职模特?当然只能在同学们中就地取材,我作为美术课代表,首当其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