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44)

2025-10-10 评论

洛阳总管李世杰有一女名李千金,尤擅女工、深通文墨、志量过人、容颜出世。正值韶华的她,于这深闺庭院中,春情难以消遣。一出场,李千金便丝毫不掩饰心中情愫,说道:“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

这等倾城之态,出世之才,倘若遇不到一个知她心意的男子,又如何可以释怀。今日上巳,李千金知洛阳城里,有无数王孙公子,携着如花美眷,乘着香车宝马,踏青赏花,无比繁华。她春心难耐,有丫鬟梅香,陪同一起到后花园闲赏花柳。淡天静云,烟柳画桥,红雨飞舞,如此春光,东君却不管人憔悴。看婆娑众生,多少才子佳人,鸳鸯同梦,唯独她只影形单,幽闺自怜。

《墙头马上》剧照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都道洛阳花锦之地,城中有太多的别院名园。裴少俊打马游览,发觉大自然的美景才是心灵真正的皈依。然而,恰有那么一个女子,含笑倚醉墙头,雾鬓云鬟,玉骨冰肌,恍若仙人。这佳人就是李千金,此时的她,亦打量到马上的青年才俊。只见他面容似春风,双眸如星转。彼此就这么相视一笑,顾盼生情,便暗许了一世的诺言。

从此,就有了这么一出戏。戏中有一段,一对才子佳人在墙头马上对望的时光。马踏落红,鸳鸯同心。裴少俊便投诗寄情,而李千金却以诗为媒。“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深闺拘束暂闲游,手拈青梅半掩羞。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

待月帘微簌,迎风户半开。这是一场美丽的风月约定,李千金不知道他们的缘分究竟会有多深,但她明白,在这花香月夜,那个良人一定会来。裴少俊亦知道,只待他越过庭院墙头,穿过幽竹曲径,就可以罗带轻解,锦被翻浪。他们的私约,被李千金的乳母发现。嬷嬷见其两情相悦,不忍银河汉水隔开,又知家丑不可外扬,便令他们悄然离去。

李千金就这么义无反顾,随裴少俊,仓促奔走。此后山长水远,经年隔岁,再归来已不知何时。她想起红拂,对布衣李靖一见倾心,便以身相许,与之私奔。想起卓文君,听罢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就夤夜私奔。她深信姻缘天定,说出“哪里有女孩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的话语。她要让爱做主,不负如许韶华锦年。

自离洛阳,来到长安,已是七载。数年光阴,一梦庄蝶,思念双亲山迢路远,鱼雁音尘绝,难免感伤。这七年,李千金被裴少俊藏在家中的后花园里,生一子名端端,一女唤重阳。七年,李千金不曾游玩于长安城,不曾参见父母,甚至连宅里人也不知道她的存在。她为了爱,不惜舍弃所有自由,为一个男子,默默地生子育女。如此情深,感人心肺。她不求名分,只愿日子可以安然地过下去,守着这份简单的幸福,足矣。

也许很多人难以相信,为何七年的时光,竟不曾被裴尚书发现。只因这些年,裴尚书公差繁忙,极少在家。且他喜少俊心存大志,每日静心于后花园读书,只待功名成就,方才娶妻。不料这年清明节,裴少俊往郊外祭扫,裴行俭偶入后花园,才发现了李千金和一双孙儿女。李千金自认是少俊妻,裴行俭却认为“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任凭李千金如何辩解,说自己是官宦人家,裴行俭只认他们是风尘烟月。待少俊祭扫归家,裴行俭逼他写下休书,将其逐出家门,留下一双小儿女。面对裴行俭的百般刁难,李千金尚可忍耐,但裴少俊的一纸休书,却让她肝肠寸断。好梦易醒,月满云遮,李千金知道,有一种爱情叫不如归去。

冰弦断,情已绝;银瓶坠,永离别。李千金孤身离开长安,回到久别多年的洛阳。只是洛阳城繁花依旧,而她已觅不见当年的自己。父母已殁,李千金守着家业,日夜思念儿女,还有那薄幸的郎君。绿窗朱户,杜宇声啼,好不叫人感伤。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