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锦心如梭(23)

2025-10-10 评论

我说,我猜尸体在火中会动。

导游说,咦,好像你看过现场一样。你说对了,尸体在火中是会动的。火焰烧到了关节韧带,韧带会猛地收缩,人的手会举起来,腿脚也会一弹一动的。最严重的时候,死尸会在火焰中坐起来。

我说,会害怕吗?

导游说,不害怕。我们都知道,只要火焰继续燃烧,这一切就会消失。手和脚不会再动,人也会依然躺回到火焰中心……

火光渐渐萎灭之后,火葬工用长长的竹竿,彻底翻动火堆。等火候差不多了,他用铲子把烧剩下的骨骸挑出来,盛在器皿里,用白布包好,然后挖个坑把布包埋进去。最后,他从河里舀上几桶水,泼洒到石头平台上,把残留在上面的骨灰和木炭冲入河里。平台便变得干干净净,一个人的肉身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我喜欢巴格玛蒂河边这种对待死亡的安然之态。当然可以有哀伤,为的是我们短暂的分别。不管如何,我再也看不到你的笑脸,听不到你的叮嘱,触不到你的体温,摸不到你的指尖……这些都是多么地令人感伤啊!不过,我不应该害怕,我也没有必要害怕。尽管死后的相貌已不复从前,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朵花从枝头落下,就放弃对它的喜爱和珍惜。人的生命外形,可以有千百重奇奇怪怪的变化,但人的友爱和怀念,和这些外在的形象无关。越是能平常看待生死,越是能珍惜我们的现在。

不要把死亡看成是污秽、凄惨、恐怖、丑陋的事情。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走过这个阶段,那么把它正常化、从容化、洁净化、温暖化,不但对他人是一种仁慈,对自己也是一种亲切的关爱。

巴格玛蒂河与那些世界上著名的长河大江相比,流程很短。我去的时候,正值枯水期,河面只有几十米宽,河水很浅,流速很慢,散发着异味,在夜色和火光中,仿佛是静止的沥青。它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却绵长深远。在混浊的巴格玛蒂河边,你可以如此清晰地看到死亡。死亡在这里不再是一个符号,一个抽象的无法想象的概念。它沉默着,清晰明确安然并且带着温和的不可抗拒,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一边生存着,一边思索着死亡,在这种思索中,让生命变得更有方向感,获得脚踏实地的安宁。

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虽身材略有不同,长相基本是一个轮廓。它们在风沙中蹲踞着,把无数谜团撒向人间。

2000年6月9日《参考消息》转载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第18期报道称,俄罗斯科学家于1999年8月至10月间,在西藏冈仁波齐峰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

我十六岁半到西藏阿里当兵,二十八岁转业回京,十一年在阿里军分区度过。冈底斯山脉的峰峦,伴随着我的青春年华。崇山峻岭中居然隐藏着无数金字塔?我们日夜巡逻,嚼冰咽雪,匍匐旷野,原来都是在金字塔础石之上?无数次眺望雪山银顶,以为那是通往宇宙的天梯,其实不过是人工堆垒的尖峰?

如果这是真的,只有两个解释。一是人类历史有无法想象的辉煌,现刻只是漫长跋涉中的一节碎环。再不就是外星人曾经造访地球,留下足以昭示丰功伟绩的铁证,等待地球人的顿悟……

冈仁波齐峰天生丽质,具有近乎完美的外形。它敦实挺拔,以几乎无可挑剔的线条,组成一个标准的四棱浑圆体,抵向苍穹。山顶冰雪覆盖,分布着众多冰川。南坡冰川多于北坡(这有点奇怪。想象中,应该是北面的冰川更多才对。但冈仁波齐就是这个样子)。巨大的岩石沟槽和下垂的冰带,组成了一个“卍”字符。远古时代,气候比现在寒冷,冈仁波齐一定覆盖着更为繁厚的冰雪,冰川更为粗犷。它白发苍苍气宇轩昂的神圣凛冽之气,当比今日更为森严浩大。

俄罗斯科学家们的发现,并未得到证实。冈仁波齐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形地貌。茫茫地球上,遗留至今的最伟大最古老的人工建筑,是金字塔。金字塔以无可辩驳的神秘和宏大,位居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埃及现有金字塔九十六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7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二百三十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测算,十万人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