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锦心如梭(24)

2025-10-10 评论

月亮金字塔位于墨西哥,坐落在特奥蒂瓦坎古城城北,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

墨西哥有玛雅人的太阳金字塔,修建时间为公元250年。它坐东朝西,基址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共有五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旁边屹立着月亮金字塔,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只是规模稍小,晚两百年建成。

秘鲁也发现了金字塔,在时间上,是埃及金字塔的孪生姐妹,其辉煌毫不逊色于古埃及金字塔。

欧洲也发现了金字塔群。2006年10月,科学家塞米尔在波斯尼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发现了欧洲的第一个金字塔群。主塔高约220米,比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还高出约三分之一。石块被切割成立方体,被人工打磨过。它是由两千多年前在当地生活的古伊里利亚人建造的,大约修建于公元前600年左右。

玛雅人的太阳金字塔

我在危地马拉蒂卡尔热带森林中,也看到过很多座古老的金字塔。那时还允许攀爬,我气喘吁吁登到一座70多米的金字塔塔顶(相当于二十层楼),朝四下里一望,丛林中还潜藏着数不清的金字塔,历史都在一千年以上。感觉不仅仅是震撼,而是惊骇。

我还乘坐十一个小时的汽车,探访过伊朗有七千年历史的依兰金字塔。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古老残破。唯一不变的是金字塔的形状,端正明晰,绝不含糊。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资料也很有限,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金字塔,乃不争之事实。

这些庞然大物,曾耗费无数人力和财富。那时劳动生产力低下加上工具落后,先人们为什么殚精竭虑耗时弥久地建造这个耸立在天地间的石制几何形象?它蕴含着怎样的象征和寄托?金字塔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祭祀祖先用的,有人说是和天文、历法有关,有人说是祭天祭太阳的神坛,有人说是法老或国王的陵墓……不管怎么说,金字塔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到必须以倾国倾城之力来筑造。

金字塔并不用任何黏合剂,完全是靠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棱隙,咬合在一起(类似中国木匠的卯榫),密密相连,没有一点缝隙。我在多个金字塔下试着亲手抠过石缝,指甲都快劈了,还是完全揳不进去。也就是说,金字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修复的,一旦坍塌,便是彻底毁灭。

蒂卡尔热带森林中还潜藏着数不清的金字塔

我已经走过七十多个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在苍茫大地上和这种巨大体量的建筑物邂逅,思绪万千。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虽身材略有不同,长相基本是一个轮廓。它们在风沙中蹲踞着,把无数谜团撒向人间,大智若愚地沉默,不动声色千万年。

再来说说“雪山之宝”的冈仁波齐峰。它位于东经81.3°、北纬31.4°,海拔6638米(也有另外的高度数字,相差不了几米,此处略去。我总觉得对于山来说,高度不是特别重要,又不是跳高比赛。山若有知,根本就不在乎这几米)。

冈仁波齐并非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为冷布岗日,海拔7095米。冈仁波齐的形状卓尔不群,不用任何人指点,你就能从千山万壑中一眼辨识出它。传说中,它植根地狱,山体在人间,白色山顶直达天界。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峰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人称它像“石磨的把手”,蕴含此山为天地轴心之意。

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我觉得真实的崇拜历史一定比这要久远得多。只是太早的年代,还没有文字。没有文字,就缺少了证据) 。

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指的就是冈仁波齐。冈仁波齐同时也被印度教、苯教、耆那教、拜火教,认作是世界的中心。

在公元前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祖师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的湿婆,家就住在冈仁波齐。前佛教时代的象雄苯教时期,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关于让我们稍感陌生的拜火教,恕我多说两句。拜火教古称祆教,在基督教诞生之前,是中东中亚最有影响的宗教,为古波斯帝国的国教。在金庸的小说中,被称为“明教”。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个“查拉图斯特拉”,就是祆教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有一款常常挂在嘴边的车——“马自达6”,这个名称,来自祆教的大神——阿胡拉·马兹达。冈仁波齐也是拜火教的圣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