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锦心如梭(27)

2025-10-10 评论

我和一位曾在阿里高原航拍的军人交谈。

飞越神山,你可有什么感觉?我问。

没什么特殊的感觉。记得那天万里无云,气流十分平稳。

可曾看到什么?我问。

您指的是什么?他一时间没明白我的意思。

指的是……我一时语塞。停顿了一会儿,说,奇异的景象。比如,宫殿、神祇,还有仙草什么的。

出于礼貌,他耐心回答:没有宫殿,没有神佛;没有仙人,没有湿婆;没有仙草,没有神鸟……除了冰雪,什么也没有。哦,裸露的地方,有赭色岩石……

乞力马扎罗山

阿尔卑斯山

我顿了顿,又问,有没有外星人遗留下来的发射塔或是类似的机械装置?

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冰雪和岩石……他简洁而肯定地又一次作答。

这就是冈仁波齐的地理真相。然而,还有心灵的真相。

愿我们的心底,永留仰望苍穹的圣地。愿所有燃烧发光的生命,均来自祥和温暖之心。冈仁波齐,是静思和与宇宙沟通的圣处。

据说要喝出龙舌兰酒的妙处,需将蘸着盐粉的手掌,面向着燃烧的火焰猛地击响。在盐末飞腾掠过火焰后的那一瞬,飞快地吸入口中,然后再缓缓饮下一口龙舌兰酒,其味绝佳。

彩虹布就是用龙舌兰的纤维制成的布。龙舌兰是仙人掌科的亲戚,粗犷坚硬,想象一下——它织成的布,接触皮肤可能像砂纸吧?当年学医的时候,知道龙舌兰是有毒的植物,每天给小兔子喂几勺它的汁液,三天之后,兔子就中毒而亡。估摸着它的纤维也类似铁线,肯定强韧有余,绵软不足。

所有的想象,都有局限。当我第一次摸到以龙舌兰纤维为主加以少量的棉纤维织成的布单子时,立刻被它浓艳的色彩和舒适的手感所折服。

我们来到一家纺织作坊,很多土法织机困倦而疲惫地蹲在那里,诉说一种无奈。有织了一半的布匹架在古老的织机上,经纬分明。我以为会让我们看织布,不想工人却先把我们引领到一株茂盛的龙舌兰面前。那人先是飞快地摘下了一片龙舌兰的叶子,三下五除二撕开叶片外层,露出了莹白的内芯。他接着变戏法似的把内层叶片揉搓了两下,叶片的纤维就松散地破开了,好像我们把玉米穗最贴身的包皮一缕缕扯裂,看到的结构便类似破衣烂衫的褴褛下摆。工人继续剥离龙舌兰的叶片,一直把纤维束捋到了龙舌兰的叶尖处。这时,奇迹出现了,龙舌兰叶尖有一枚坚硬的刺,长约三四厘米,褐黑色,十分坚固。它的身下垂着刚才破开的龙舌兰叶脉纤维,于是像极了一根纫着长长麻线的钢针。

龙舌兰的叶子

据说龙舌兰的品种多达上千种

工人们正在采龙舌兰叶

龙舌兰酒的味道总是令人过口难忘

我刚开始只是惊叹这一柄绿色的叶子,何以在片刻之间就变成了钢针穿着白线的造型,以为只是一个形似的把戏,却不料那工人拿起龙舌兰针线,随手一刺,这枚植物针,就轻而易举地穿透了他的衣袖布料,可以想见那针尖的锋利程度,绝不亚于真正的钢针。想想也是,你在野外被植物的利刺所伤,那份快捷和深入,都绝不比人工制造的利器逊色。

我想,这针的质量是没得说,但纤维的韧度如何呢?可能是看出我的疑惑,工人把手中的龙舌兰针线递给我,让我抻拉。我要如实报告,这种纤维的坚固性,简直堪比钢丝。当它们聚集成束的时候,单凭人力,根本没有法子将它们揪断。

工人很开心地看着我败下阵来,说,古代印第安人就是用这种针线来缝补衣裳,编织渔网,搓绳子……他们将龙舌兰纤维染上色,然后随心所欲地搭配线束,织成布,就叫作“彩虹布”。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并没有现成的图案,所以,几乎每一块布都是独一无二的,颜色鲜艳无比,绝不重复。

你想啊,在亲眼看见一片生机盎然的龙舌兰叶子,如何摇身一变就成了纺织品的雏形,之后又听了这声情并茂的解说,你难道还能抑制住买一块美丽的彩虹布的渴望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