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102)

2025-10-10 评论

让贫苦人看你丰盛的晚餐,是一种残忍。

社会阶层固化的法宝之一,就是高阶层不断繁衍出种种礼仪,尤以进食礼仪为甚,有试金石的作用。上等阶层要保持住俯视姿态,以无数细节甄选你是否传承持有这个阶层的门票,而不是刚刚从票贩子那儿低价淘了一张。为了以正视听,进餐礼仪用类似黑话“切口”的方式,在不露声色之间完成属性的甄别遴选。

我把我这一侧的窗帘缓缓拉上了。之后,埋头咀嚼,不再抬头,也不搭话。明知与周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氛围不协调,也执意不肯改变。我知道这很不淑女,很不高级。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两害相权取其轻,谁让咱不是货真价实的贵族。

物以类聚,本不是同类人,相聚必有尴尬。

真正的贵族,不在乎他现在手中有多少钱,而在于他是否真心实意地接受并奉行人是不平等的这一法则,并安然享受高高在上的一切。这骨子里的居高临下,没有世代的熏陶,速成不得。贵族的后裔哪怕破落了,也坚定地以为自己不同凡响。

我本是卑微的平民,且安于此道,并不以此为伤。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此刻也从北半球赶过来了。在我头顶的天空上,那生疏的星斗,是他们为我点亮的指路灯盏。啊,琥珀一样透明的夜晚!祖母绿一样澄澈的夜晚!蓝宝石一样静谧的夜晚!我在旅行的时刻,常常想起父母,他们和我一道走完旅程。

在窗帘的缝隙中,我又看到了南十字星座,它悲悯而普度一切的光,照射着大地和人。

在桑给巴尔岛,海风习习、风景如画,但我始终内心冷得皱成一团。我目睹了人类近代史上,人与人之间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

经过14天的跋涉,我们结束了“非洲之傲”的旅行,抵达坦桑尼亚。乘着火车一点点靠近目的地的感觉,如鸟雀俯冲般欢喜。

周全到骨髓的英式服务,非洲荒原上贯穿天际的彩虹,铁轨边自得其乐的奔跑少年,稀树草原上自由驰骋的百兽生灵……还有世界各地曾会聚在同一列车上的旅人们,都渐渐远去了,只在心底留下无尽的回忆。

对于步履匆匆的旅行者来说,莫要回头。没有来日方长,没有后会有期。一切都是稍纵即逝,难以重蹈。我会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咀嚼这段旅行。

在坦桑尼亚国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游览后,坐小飞机到达非洲西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个岛最著名的特点,除了盛产香料,就是它曾为非洲黑奴贸易的中转站。

香料之旅自是必不可少的。某一天,当地一黑人壮汉做导游,带我去参观当年的黑奴市场。我私下觉得高大魁伟的男人当导游的很少,此人是个例外。他说自己以前是老师,改行多年了,并说自己是当地最好的导游。

你知道桑给巴尔是什么意思吗?高大的汉子露出一口银牙,表情生动地问。

我摇头说不知道。其实也不是一无所知,但我喜欢被人从头教起。从传授的顺序中,也可更清楚哪里是重点。你若是先就表示自己很懂,人家就不好耳提面命地教诲你,有可能遗漏重要信息。我提前做过一点儿小功课,知道桑给巴尔是“黑色礁石”之意。

你们一定看到过说桑给巴尔是“黑色礁石”的这种说法,它流传很广。黑大汉一语中的,弄得我摇头不是点头也不是,只有默看着他等待下文。

不过它是错误的。桑给巴尔的意思是“黑色的人”。这名字是阿拉伯人给起的,他们从海上登陆,远远地看到了岛,看到岛上有人。那些人是黑色的,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以为是礁石。就这样,谬误流传至今。

以我的旅游经验,各地的导游都有一些土说法,也许和书本上的知识有所不同,算是一家之言吧。

你们对于黑奴的了解有多少?他领我们走向当年关押黑奴的地牢,看来是个好老师,准备按照我的理解程度因材施教。

我打算最大限度地从他那儿习得当地人对于贩奴贸易的看法,于是说,抱歉啦,我几乎一无所知。他对这个答案似乎很满意,决定对我进行一次彻底的奴隶贸易史扫盲。

我正为自己的小小计策得意,不想他停下了走向奴隶博物馆的脚步,在路旁站定说,你先要把这个三角搞清楚。不然,你就是亲眼看到了奴隶的拍卖所,也会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