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110)

2025-10-10 评论

暴烈河水迅疾而下。可能是看出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河水,有些紧张,绿衣小伙子岔开话题,说,夫人,您说我们脚下的这一滴水,要过多长时间,才能抵达尼罗河的终点地中海呢?

这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河水的平均流速,也不知道此处距尼罗河入海口的距离。在既不知道速度也不知道距离的情况下,求时间这个解,真是盲人摸象。我便瞎猜:一周?一个月?

哦,夫人。您的估计太乐观了。我们脚下的这一滴水,告别了瀑布之后流啊流,如果它有幸在途中经过撒哈拉大沙漠的时候,不曾被太阳收走,那么三个多月之后,它就可以抵达蔚蓝色的地中海了。绿衣小伙子富有诗意地说。想来这不是他偶尔想出的题目,而是有备而来。

我做出恰如其分的惊讶表情,以配合他的良苦用心。我说,哦!这么久!三个多月它才能跋涉到大海,你的话让我对船下的每一滴水肃然起敬。

他点点头,说,青尼罗河是值得崇拜的。

大约七八分钟,渡船到了对岸,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踏上岸,四处泥泞。空气中弥漫着极细的水雾。不过这不是雨,阳光穿透水滴,明媚普射,净空中无一云丝。

这些水雾就是青尼罗河瀑布的杰作,它们喷溅的颗粒让这一带湿润无比。绿衣小伙子很有针对性地介绍。

泥泞中,我们已经渐渐逼近瀑布。虽然暂时还看不到它,既没有鸣响,也不见踪影,但空气中铺天盖地的湿润就是信使。

看!伊甸园到了!绿衣小伙子突然欢快地叫嚷。

转过一个小山包,景色已经和岸边有了显著的不同。山坡绿草茵茵,各种树木身形奇特,青翠欲滴。平日以为“嫩得可以拧出水来”是一句夸张的话,那么在此地完全应验。所有的植物叶脉都绿得恨不能刺瞎你的眼,鲜花彩艳得没了真实感,空气中看不到一丝尘埃。我估计PM2.5加上PM10,很可能趋向于零。阳光辉煌却没有任何烧灼之感,水雾清凉却丝毫不遮挡视线。这是一种让人舒适到奇怪的感觉。我也游历过很多瀑布,比如全世界排名第一、号称瀑布之母的南美伊瓜苏瀑布。排名第二位的尼亚加拉瀑布,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交界处,很多人都毫不迟疑地把它当作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其实是不准确的,估计占了交通便利的光。再比如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交界处的维多利亚瀑布……和它们相比,青尼罗河瀑布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高的,但瀑布周围的丰饶景色,举世无双。

绿衣小伙子轻声介绍,由于青尼罗河的高差有近50米,从塔纳湖奔涌而出的不竭水量,狠狠地砸向石质的河床,形成了无与伦比的水雾。维多利亚瀑布虽然也会形成壮丽的水雾,但它太高了,峡谷深达100多米,无法滋润周围的植物。伊瓜苏瀑布虽然落差没有那么大,但它的宽度断断续续达10千米,周围也不是峡谷地貌,也难以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尼亚加拉大瀑布周围太开阔了,纵是瀑布形成水汽,也无法聚拢在一个小范围内,让众多植物独自沐浴。

汹涌水流跌落的过程中,喷溅出众多负氧离子,也许对植物起到了神奇的润泽作用。总之在弥漫着淡淡青草鲜香的氛围中,聚生出了世界上最柔美、最鲜嫩的植被。无论是路边柔弱的小草还是颇有年龄的古树,一律风姿绰约、摇曳生情。充满了阳光透视的柔和水汽浴,或许正是伊甸园的产床。

青尼罗河每年的流量能达到40亿立方米。绿衣小伙子补充介绍。

难怪啦,有如此巨大的水流滋润着这片土地,所以它孕育出了人世间至美之地!我由衷感叹。

欧美游客会久久地停留在这里,说,这种景色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伊甸园。绿衣小伙子加重语气说。

不过很快我就没有余力东张西望了,伊甸园里的交通乏善可陈,由于终年湿润,加上时不时地有阵雨降临,地面湿滑,四处积水。好在每隔半米,就有若隐若现的小石块,权当临时落脚点。你得像蟾蜍一样,准确无误地从一块石头蹦跳至另一块石头,艰难行进。石块并非正规园林铺设,是游人们为解燃眉之急,东一块西一块拼凑起来的,七扭八歪没个平坦面,间距也甚不齐整。最要命的是石块底面不牢,一脚踩翻,崩个满脸泥……

索性不走这劳什子的石块路了,干脆双脚踏入泥里。我以为豁出去满裤腿泥浆就能稳步前行,不想泥浆会像蚂蟥般地嘬住旅游鞋底,让人步履维艰。

我半截湿泥糊腿,行动迟缓且险象环生。绿衣小伙子示意我还是在石块路上蹦着走,为了我的安全,他干脆自己站在泥浆中,伸手助我一臂之力。他对此地的小道很熟稔,哪里泥深,哪里水浅,都心中有数。他提前站在需要帮扶处,给我以协助,还忙里偷闲地眨眨眼,示意我抬头欣赏周围的景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