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112)

2025-10-10 评论

这些年来,由于走的地方渐多,我已经不再处处留影。最好的风光放在心里吧。不过小伙子一片盛情难却,依了他的选择,在这人间伊甸园里留个影像。我想,在这伊甸园里,自己是什么呢?不是亚当夏娃,也不是蛇。也无幸成为生命之树和智慧之树,当然也不配当苹果树和无花果树……那么就只能是伊甸园里的泥土了。

绿衣小伙子指指太阳,说天很快就要暗下来,将要起风雨,咱们要赶快离开。

我问了他一句,你可知这里的大路如何走?

他愣怔了一下,指了指远处一条平整的公路说,那就是大路。

我说,我们从大路返回吧。我们已经看过了伊甸园,大路相对平坦,你不必帮我,也可以省力一些。

他显出为难,说,咱们别走大路。那样就要出大门。

我听了却不得要领,思虑了一下方才明白,这小伙子领我们走的小路,避开了青尼罗河瀑布区的大门。估计是领着客人逃票了。

只得跟随绿衣小伙子原路返回。一路上,他依然在所有需要帮扶的地方伸出援手,让我得以安全回到我们下车的地方。分别的时刻到了,我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讨要小费的姿态。

我取出五美元给他。

绿衣小伙子的脸色沉暗下来,翻了翻白眼,说,您这样对待您的导游,难道不觉得太少了吗?

埃塞俄比亚的公务员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是20美元。我是找了正规旅行社付了每天大约800美元的代价来此旅行,还要额外付给当地导游和司机小费,这些都是旅行条款中明文规定的。我不明他的身份,他领着我逃票,这让我觉得不妥。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他得到了国家公务员大约一周的薪水,应该说得过去了。

看到我的迟疑,他僵硬地抽动了一下嘴角,算是微笑。说,我正在求学,学费很贵。希望您能看在鼓励一个非洲年轻人上进的分上,再给我一些钱。

绿衣小伙子深谙旅行者的心理,他的这些话打动了我。想起他一路上那些知识的介绍,我又拿出五美元给他,他这才笑逐颜开地走了。

晚上在酒店吃饭时,我遇到了一位中国工程师,他在南苏丹工作过多年,对这里也熟门熟路。听了我的经历后,他说,通常这种情况,你给他一美元,就很恰当。您遇到的的确是位高手。一般来说,由于很多非洲部落从原始社会进化过来不久,他们信奉原始共产主义,认为你既然比我富裕,你就应该给我。我只要多说一句话,你就不好意思了,掏出更多的钱给我,这是我的胜利。谁让你的钱多呢!而且,您这样乱施慷慨,会助长当地人不劳而获的习气。

我无言。惭愧而无奈。

到拉利贝拉看看岩石教堂,它的确是一个战栗的奇迹。

随着走过的地方渐渐增多,能让我讶异的景色渐渐减少。

这一方面是好,我不再大惊小怪,学会用一种更静和的眼光来看这世界。一方面是不好,就像生了厚茧的手,不再能感受丝缎的幼滑。

埃塞俄比亚的岩石教堂是想象之外的一个存在。它在一瞬间,让我抿起双唇,将惊呼强压进喉咙口。

岩石教堂,我原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它是什么模样。

这印象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当时北欧人告诉我说,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岩石教堂。现在我想明白了,说这话的人没来过拉利贝拉。

芬兰的岩石教堂位于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广场本身就是一块岩石的下半部,它比旁边的街道高出大约10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低矮的小山。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块微微隆起的超大石案。当地人说,因为这块巨大的石头高地在城市中央不伦不类地睡着,有碍观瞻,芬兰人本想将它削平或移走。方案总在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块巨大的石状隆起就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安然躺卧。后来,有一对名叫斯欧马拉聂的设计师兄弟,突发奇想,跳将出来,宣称可以把这块巨大石体的中部凿空,让它变成一座教堂。他们的建议获得通过,择日动工。先是从岩石的顶部向下开掘,教堂的图形就隐匿在岩石内部。建设旷日持久,到了1969年,岩石教堂终于完工。外表完全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只是在岩石一侧,修有一扇和岩石同样色调、融为一体的水泥门,这就是教堂的入口了。走进去,你会沿着隧道状的走廊,钻入岩石内部。走着走着,你就进到了岩石的心脏部位,也就是教堂的正厅。

这个能容纳800人做礼拜和听音乐会的大厅,令人安静放松。仰头望,是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支撑着它的重量的是100根放射状的梁柱。梁柱之间都镶嵌着透明的玻璃,采光甚好。我去时正是晴朗秋日的下午,阳光透过穹顶的玻璃幕洒落下来,照在中心区域的圣坛上,神圣感自天而降。教堂内壁保存着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原貌,靠近顶部的墙体则是用岩石片贴砌而成。它们看似毫无章法,似乎一不当心就可能掉下石屑。不过你大可放心,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切割出来,彼此咬合,高度默契。这种原始洞穴般的色调让教堂浑然天成,把参观者的视觉和听觉打回古代,像原始人一样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天然石理中,水滴从岩缝中渗出,顺着岩壁汩汩流入预先设计好的水道,妥帖排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