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19)

2025-10-10 评论

最后的疑问是——他们偶然醒来,可曾面对无限星空,遥想过与饮食男女无关的问题?他们可曾想象过这世界的奥秘和未来的走向?

应该都是有的吧,不然作为他们的后代,今天的人类何以有了种种进步,何以依旧索求不止,征战不已?如果他们知道子孙们杀戮抢夺,已经让地球千疮百孔,会不会就拒绝进化,干脆将这链条断裂,还200万年后的地球一个安宁呢?

不知道。

铁苍耳导游很热衷于与游客互动,他问一个金发小姑娘,你知道这条暗河流向哪里吗?

只有五六岁的小姑娘,回答不出如此高深的问题,怯怯地说,流到……幼儿园了。

导游一下子愣了,说,幼儿园?那时候这里也许有也许没有这东西,我不能保证。不过我知道,这条河是流到大西洋了。

我不晓得这是一个确切的答案还是一句玩笑。也许是看我一直恍惚走神,铁苍耳导游想提振一下我的注意力,把目光转向我,问:您参观了无与伦比的斯泰克方丹岩洞,有何感想?

感想多多,却似乎不足与外人道,便嗫嚅着说,我想的是,如果是我,我就不进化了。这太难了,需要的时间也太久太久了,而且也不一定是好事呢。

看来铁苍耳对我的回答颇不满意,他以正视听地说,斯泰克方丹岩洞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人必须在群体中生活。你想想啊,那时候,要是你一个人生活,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我不得不佩服铁苍耳导游的总结。的确,斯泰克方丹岩洞处处放射着集体主义,或曰原始共产主义的光辉(认识不正确请谅解)。你不可能一个人打猎,那样你至多像隐藏山林中的白毛女,好不容易逮只兔子就算万幸,还得不时地到庙宇偷供果补充营养。没人放哨,没人协作,你很容易就被狮子野牛猎豹等当成柔软早点。你不可能一个人住在山洞里,那样你会寂寞致死。你不可能一个人长途跋涉,你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会孤独倒毙。总之,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团结合作是主流。也许,这正是我们至今活下来的希望所在。

往回走的路程稍微平顺了些。铁苍耳导游突然变得一本正经,尽职尽责地做起了介绍。

有几个流传甚远的错误,我要纠正一下。不然,各位从著名的斯泰克方丹岩洞回去,带回的却是一堆谬误,这是不行的。

我们艰难行进自顾不暇,只有铁苍耳导游锻炼有素,一边带路一边诲人不倦。

第一个错误,大名鼎鼎的“普莱斯夫人”,大家一定很关心她的容貌。但是抱歉得很,他并不是位美丽的夫人,而是一位先生。

我们本来只顾埋头赶路,以防被尖利石块绊倒,听他这样一讲,顾不得脚下趔趄,竖起耳朵。

刚找到这个头盖骨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她是一个南方古猿成年女性的头盖骨化石。南非自然博物馆后来对这个头盖骨化石的犬齿根部进行CT扫描后发现,这个头盖骨应该属于一个少年男性,因此他应被称为“普莱斯先生”。

我们除了大喘气加上点头,无语。

这里的第二个要纠正的错误是……1924年,就在这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幼年灵长类动物的头骨,混合了猿和人的特征,被命名为“汤恩幼儿”。实际上,他并不是什么幼儿,而是一个成年男性。

这下子,我们连点头这个动作也做不出了,自然而然升起来的困惑是——考古学家们怎么这么不靠谱呢?为什么不调查确实了再发布结论呢?不过旋即就原谅了他们。几百万年前的事儿,谁又能说得那么准!

铁苍耳继续道,第三个要纠正的不是错误,只是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各位虽然千辛万苦地爬高上低,但要知道,著名的“小脚”古人类化石,并不是出土于这个洞子,而是另外一个洞。各位回去向朋友们夸赞这次旅行的时候,不要说错了啊。

“小脚”是1997年出土的,先是找到了四个原始人类的左脚骨骼化石。由于发现他的时候,骨骼相对较小,标本便被称为“小脚人”。科学家对洞穴继续搜索,最终找到近乎完整的骨架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先祖的完整骨架,距今330万年了。他所属的南方古猿,身高可达1.5米以上。从骨盆的构造、脊柱与头骨的连接方式,可以判定他们是直立并用两脚走路的,这就具备了人的特征。它的脑容量有450~550立方厘米,比黑猩猩的脑容量(350~450立方厘米)大一些,比人的脑量(1200~1500立方厘米)小得多。

要说这“小脚”的命运,既悲惨也有点儿幸运。说他悲惨,是他在行进中,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一个深达20米的山洞,是被活活饿死的。幸运的也正是由于这个洞穴,才将他的尸骨完整保存了330万年。他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人类的特征,手掌短、拇指长,会爬树,也能直立行走。这具化石已同周围的岩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减少探掘对化石的破坏,以便更好地保护它的原始状态,科学家便停止了挖掘,让他仍留在山洞里,隐藏于角砾岩的坚硬沉积岩中。好了,就介绍到这里吧。寻找自己的来路,这是人的天性。那么,请记住斯泰克方丹岩洞吧,这里是窥探人类先祖最老的窗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