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25)

2025-10-10 评论

当时的英国人对布尔人满肚子的鄙视。认为南非布尔人都是农民出身,低贱下流,顽固不化。在1900年到1902年的英布战争中,英国人对布尔人采取了非常残酷的焦土政策,共有两万多布尔妇孺因为饥饿和疾病,死在英国人建立的集中营里。

旧恨新仇啊!布尔人与英国人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历史向前发展,荷兰政府停止向南非输送新的移民,布尔人于是变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土著白人”。他们孤悬海外,孑然一身,既和母国失去了血脉联系,又无法融入当地文化,极端缺乏安全感,时刻感到自己处于八方受敌十面埋伏中。他们紧密抱成一团,把外族人——不管是同肤色的英裔白人,还是不同肤色的非洲黑人,还是其他的有色人种,统统视为潜在的敌人。于是,当布尔人的南非国民党执掌政权后,他们先是在1961年,宣布废黜英女王的国家元首地位,接着退出英联邦,并实行最为严厉的种族隔离制度。

说起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从1913年的《原住民土地法》为发轫,规定400万的白人,掌握着南非政治经济的全部权力,而2500万黑人和有色人种,只是廉价劳动力,工资仅仅为白人的十分之一。

我在馆内慢慢行走观看,像从浑浊的深坑中打捞历史的骸骨。馆内有一件展品,是1910年正式生效的《南非法》复制件。这份由南非议会草拟、英国议会通过的南非联邦宪法,将种族隔离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其中明确规定只有白人才享有公民权,才能进入行政、立法和司法体系。

馆内还有被放大的种族隔离时期的身份证。在白人的身份证上写着“南非公民”,而其他有色人种的身份证上则注明“土著”、“马来西亚人”、“中国人”……

历史的惨痛记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高度恐惧,使得布尔人和他们的政党都把种族隔离制度当成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取消这个制度就是灭顶之灾,一定会最终导致南非布尔人从肉体到精神的灭亡。

1948年,以马兰为代表的阿非利卡人(就是南非荷兰人)政党——南非国民党赢得选举。他们上台之后,立马颁布了一整套种族主义的法律,共有350余项。这些法律可不是只在纸面上说说而已,而是非常具体,而且伴以极其严厉地推行。种族歧视于是在南非极度扩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些法律涵盖了南非政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比如关于居住区域的集团地区法。说到底,核心就是以人种作为居住场所的限制法。从展馆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南非,所有公共场所都是按种族区分开的,分别标明“只供白人”和“非白人”的使用区域。公共场合的坐位,白人与非白人也不得混用。居住地区的限制,更是楚河汉界壁垒森严。有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不得同读于一个学校,不得同住一个房间,不得同上一座教堂……活着的时候是如此,死后也绝不混淆,白人和有色人种不能同葬一个墓地。尤其是黑人,必须严守规则,一旦越界,等待的将是一顿暴打甚至枪杀。

比如关于婚姻的混种婚姻禁止法——禁止人种不同的男女结婚。

这个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种族的纯洁性”。1949年的一项法律规定:不同种族之间的通婚为非法。到了1953年,又通过了一项法律,不准不同种族之间的人发生性关系。看到这里,我猜读者诸君一定会联想到纳粹。它从法律的层面认定南非白人是高尚人种,为了世代相袭地保持白人人种的血统优越,而把占人口大多数的非白人永远打入另册,让其成为被奴役的工具。

隔离设施法——规定年满16岁的黑人必须携带身份证,天黑之后不能进入白人居住的城镇。

另外在医疗、宗教、就职等方面,也都有非常严格的种族隔离限制。

不知你可还记得我在前面说过非洲的全称叫——“阿非利加洲”。荷兰人的白种后裔布尔人,将自己命名为——阿非利卡人,意思就是:“非洲人”。

理由如下。

第一他们早就跟原来指派他们来南非的宗主国——荷兰脱钩了,荷兰不再派人来,他们也就同原来的故国分道扬镳另立门户了。于是他们不再是荷兰人,变成彻底的非洲人了。

第二,布尔人认为自己比英国等白人殖民者抵达南非的时间更早。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我已经占山为王,就是这里的主人。剩下的人,休想再分一杯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