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98)

2025-10-10 评论

我们常常会说“天上有颗北斗星”,如果在南半球,这句词应该改为“天上有个南十字星座”。虽然拗口,但本质相仿,都是为旷野中的人们导引方向。

人们熟知的辉煌古代文明,例如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以及咱中国,都发源于北半球。公元前3000年左右,巴比伦人把北天星空中的亮星,划分成了30个星座。星座这个概念,说起来玄乎,本质不过是人为地把夜空中的一组组亮星结成多个小团伙,再给它们起个俏皮名字。当时划分星座的人也没搞平均主义,星座内的亮星数目多少不等,各星座跑马圈地范围也有大有小。巴比伦人后来把他们的星座概念传入了希腊和埃及。到了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共列出48个星座,基本上算是把这事儿搞定了。

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探险家们越过赤道南下,必须对南天星座有所了解。那时候仪器有限,天空就是最伟大的罗盘。他们开始对南天星域进行命名。据说法国天文学家奥古斯丁·罗耶,于1679年,拿起星际手术刀,把半人马座的马肚子下面和四条马腿之间那块地方,生生给剜了出来,另立山头,形成了整个南天夜空最小但是最有特色的星座——南十字星座。只是此刻的人们,已经丧失了古时的诗意情怀,懒得用优美的古希腊或古罗马神话附会在星座名字之上,索性按照形状直接命名,一目了然。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经过调整,把整个天空星座定为88个。现代人擅长把简单的事儿变复杂,让星座的数量增肥。

搞清了星座的基本历史,新的疑问又浮出水面。南半球星空,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天文学家命名之前,难道都没有名字吗?这肯定是不确的。南半球的诸星名称,一直在当地土著人传说中口口相传,生生不息。南十字星座,博茨瓦纳人自古以来就把它看成是两只长颈鹿。十字架2和十字架3组成公的长颈鹿,十字架1和十字架4组成母的长颈鹿。至于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则认为南十字座是一棵树,十字架3星则是晚上停在树杈上睡觉的鸟。半人马座中的贝塔星则是个猎人,正在黑暗中逼近树上的鸟儿,他的妻子,也就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则匆匆忙忙提着灯笼跟在后面。在印第安人的文化中,认为女人比男人明亮,所以男人要伸手挡住她,怕她身上的光芒把鸟儿惊走。

这传说多美妙啊。有人物,有禽鸟,有动态,还有相互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有智慧,它比那个简单临摹形状的十字星座,多了温情和风韵,并充满了画面感。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还认为只要是对着南十字星座许愿,就可以美梦成真。比如财富啊,爱情啊,都会从天而降。

我对所有许愿的传说都一笑了之。天下哪有这样容易的事情哦,只能证明人们对这个星座心存好感。南十字星座还成了南半球一些国家的LOGO,比如巴西、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萨摩亚等国的国旗上,都有南十字星座的影子。这个星座也出现在澳洲首都区、北方领地,还有智利的麦哲伦区、巴西的隆德里纳和阿根廷一些省份的旗帜和标志或徽章上。

对于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亚诗人班卓·琴新于1893年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

英国的国旗可能颤振和波动,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翻腾,

但誓死守护澳大利亚的国旗,

是南十字的国旗。

……

当人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往往觉得那颗星为自己而闪亮。出于自恋,很容易觉得那颗星是自家的私房星。当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在15世纪七下西洋时,他北眺北斗,南揽十字,跋涉万里海疆。只是那会儿这个南十字星座还没有正式命名,中国人给它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灯笼骨星”。咱们海南岛的渔民至今还称南十字星座为“南挂”,也是灯笼的意思。对了,忘了说了,在中国,只有海南岛可以看到这个星座。

在“非洲之傲”列车上的十几个夜晚,每天我都会打开车窗,仰望南十字星座。火车基本上是向北开,越来越温暖。我们的车虽然号称蒸汽机车,但由于煤炭运输供应不稳定,大部分时间还是用电力机车牵引。开车的时候,并无烟尘。非洲地广人稀,地处高原,空气格外澄澈,仰望天空之时,便觉星辰巨大,恍若自己已离开地球飞升。一个人能躺在床上看蔚蓝天穹上诸星闪烁,真是梦幻。

凝望非洲的星空,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在南十字架3的南边有一大片黑斑,我本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了,后来才恍然悟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烟袋星云啊!它是由宇宙尘埃组成的,但也指示着暗星云的存在,而暗星云则是恒星诞生的伟大襁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