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说:“让你妈妈给你寄几尺布票来吧。”
我撇着嘴说:“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主意呢!就这个办法啊,我早想过了,不行的。我们家在北京,寄来的是北京布票,在西藏是不能用的。必须要有西藏布票才行。”
河莲说:“我们同你一起再去找卖围裙的藏族小姑娘,大家一块儿为你说话,人多力量大,没准儿就把她的心说动了。”
我连说:“不成不成。我看得出她是一个好心的小姑娘,我们要是不给布票就拿走了她的围裙,她会伤心的。要是那样,我情愿不要围裙了。”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直没吭声的小如附在我的耳边说:“我倒有一个办法,你可如此这般……不过要你一个人去,千万不可一大帮人凑热闹。这事能成最好,不成就算了,千万不要再为难小姑娘……”
我连连答应着,再次进了毛伴。
藏族女孩依旧笑眯眯地看着我,不待我说话,就把那条精美的围裙拿了过来,用略带生硬的汉语说:“布票,有了?你的?”
我记着小如的指示,不慌不忙地说:“我没有布票。”
听了我的话,她脸上的笑容还在,但拿围裙的手就想往回缩了。
我忙说:“可是我有一张背心票啊。”
那时候,我们虽然不发布票,但每人每年有一张背心票,可以买一件背心。
她垂着睫毛说:“可是,围裙和背心是不一样的。”
我说:“是啊,是不一样。但是,如果我没有背心票,要买一件背心,就要给你两尺布票。对不对?”
她又笑起来说:“是这样规定的。”
我说:“那现在我用背心票换你的两尺布票,也说得过去啊。所以,我就可以用这个背心票买藏族围裙了。你说是不是啊?”
她开心地笑了,露出珍珠一样的牙齿说:“这样的买卖,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吧,谁让你这样喜欢我们藏族的花围裙呢。”
我高高兴兴地抱着围裙回了家。伙伴们都开心极了,每人扎着围裙照了一张相。
只可惜那时的相片都是黑白的,不能充分显示出我的藏族围裙是多么光彩夺目。
山上的军人会餐,像苹果树的大年小年,规模不同。具体的标准,有的和老百姓规矩一样,比如元旦算是个小节,春节就是大节。有的是自己约定俗成,比如“八一”建军节,就是一个比春节还隆重的盛大节日。
军队的节日,不在乎放多少天假。越是放假,越要准备打仗,比平时还忙活。再说,巡逻值勤站岗放哨的事,并不会因为放假而有一丝一毫懈怠。要是在平原当兵的话,还可以利用放假的机会,在街上逛逛公园遛遛马路,看看新盖的房子和鲜艳的花,总之,是瞧一些和军营景致不同的风光,让眼睛也从一片草绿色中脱离出来,休息片刻。可惜在高原上,这些都是奢侈的梦想。到处是冰雪世界,不愿看绿色你就看白色好了,只不过要小心啊,看多了会得雪盲。至于上街,更是没影的事了,高原方圆千里没有街,你不可能到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去。
说起来惭愧,对于年轻的士兵来说,过节最主要的项目就是会餐。会餐最快乐的功能,就是吃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对于枯燥苍凉的高原生活来说,会餐是胃和嘴巴的狂欢。
为什么春节没有“八一”盛大呢?关键是季节和气候。高原从今年的十月开始封山,一直到明年的五月才解冻,一年的日子有一多半埋在雪里。位于二月的春节,简直是寒冷的最高峰。大雪封山前抢运的干菜,临近春节时基本上弹尽粮绝,人们开始天天和罐头、榨菜打交道。“八一”就完全不同了,山下正是瓜果飘香的秋天,汽车兵们昼夜兼程跑运输,山上仓库满满当当,正是物资极大丰富的季节。要是车子有空隙,也许会带上一点绿色蔬菜。如果运输兵特别高兴的话,没准儿还有一两个半青不黄的哈密瓜,塞在驾驶楼里,越过雪线,公主一般地抵达高原。
比起来,春节是一块贫瘠的生荒地,“八一”就是富饶的江南平原了。
过节之前,先由炊事班订出菜谱,用复写纸复写了,印发到各小部门讨论,有什么意见,提出来汇总。要是某一道菜遭到多数人的强烈抵制,就取消它的入餐资格,用一道新的菜代替。如果只是少数人反对,对不起了,您就服从多数吧。
一般说来,“八一”的食谱好安排,因为物产丰富,随便就能对付出几个好菜来。特别是若有青菜,一个凉拌小红萝卜,就胜过山珍海味。要是有个炒虎皮尖椒什么的,简直就是龙肝凤髓了。春节的食谱,那是老大难,除了初一的饺子,无论什么馅的也得塞下肚子,图的是个吉利以外,剩下的食谱就大费周折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