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纽约(74)

2025-10-10 评论

  1993

  祖籍山西五台,可是生长在北平的我,除了九年前游览过大同云冈石窟以外,从未去过家乡。去年夏天(1986),奉我住在加州的老母之命,去看了一次五台老家。结果发现,金岗库村和父母描写的几乎一模一样,还有,我连一句五台话也听不懂。

  我们早上八点多离开太原。毛参谋开车,我坐在他旁边。后面是我太太和小李,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导游。汽车是部全新的苏联房车(用粮食换来的),可是仪表板上的手套柜的门已经关不紧了,车尾的信号灯也不灵。本来我打算直奔我的老家,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但是接待我们的朋友建议最好先上五台山去游览几天,一方面有新公路,由太原直达五台山,另一方面,金岗库村是在老公路上,下山回太原的时候再去比较方便。想到我母亲土生土长在五台山下,总以为随时都可以进山,一拖就是好几十年,结果一辈子也没有去成。所以我这次觉得我不但有责任代她看看老家,而且代她老人家游山。

  五台山开放观光没有几年。我们在1978年也正是因为无法去五台才和朋友去游览大同云冈石窟。去大陆观光旅行的几次经验告诉我,没有人接待是寸步难行,除非你是阿城。他跟我说他身上一毛钱也不带也在大江南北流浪了两年。我的嬉皮时代已过,绝对需要人接待,不是为了逛五台山,而是为了去金岗库村。不过所谓接待,不一定是指官方正式接待,那反而麻烦,虽然我也知道,即使是非官方接待,像我这次在山西所受到的接待,也要利用不少官方的协助,只不过是非正式的。例如我们上山乘坐的轿车、驾驶毛参谋、导游小李等等,都是靠所谓的“关系”才有的。而这个关系不是我找来的关系,是我太太的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绍的关系,而这个最后关系,刚好是山西省军区司令部。毛参谋一开始还以为我在美国一定也和军方有关系,等到我告诉他,我和军方的唯一的一次关系是我在1961年在金门当陆军预备军官(解释了半天他才明白什么是预官)少尉排长的时候,他吓了一大跳。不过他很幽默,立刻问我要不要加入“解放军”,连我太太都笑了。

  五台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脉,离太原不过240公里。公路是新扩建的,可是一过忻县不久就开始上山,柏油路面也只铺到入山之处,所以我们开了五个多小时才到。我们是从叫做大关的南门入山。五台山有四个关门,我们走的南门大关和西门峨峪岭、北门鸿门坞,都在五台,只有东门龙泉关在河北。

  我想不论在哪里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但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是,这四大佛山之中,以五台山的佛教历史最久,寺庙规模最大,也最多,同时在民间也最出风头。杨五郎、鲁智深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故事,人人皆知。而且光是清朝,就有康熙五度朝台、乾隆六次游山。可是多少年来,尤其是自从还珠楼主写了他那部《蜀山剑侠传》之后,好像峨眉才是正宗,五台(派)只是“余孽”。不论我多么喜欢那部小说,连我这半个五台老西儿都觉得有点冤枉。

  中国四大佛山之中,每一个都是一个特定菩萨的道场。峨眉是普贤,宣扬“大行”;普陀是观音,宣扬“大悲”;九华是地藏,宣扬“大愿”;而五台山则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宣扬“大智”。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开始建庙,然后从魏齐隋唐到宋元明清,及至民国,就未曾间断地兴建、扩建、修建,规模变化之大,没有任何其他佛山可与其并比。唐太宗一个人就盖了十个庙。在其辉煌时代,五台山至少有三百多座寺院,散布在周围250公里的山峰台顶之中。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敦煌图册,壁画里就已经有一幅五代绘制的“五台山图”。今天,好像只剩下不到六十座了,而六十座之中,又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经过整修,而即使整修过的,也没有一个算是真正完工。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以台怀为主的十来个庙(真要好好逛完五个台至少要一个月),但我们去看的几乎每一座寺院都仍有工人在打砖、砌石、补墙、铺地、换柱换梁、上瓦、油漆、重画泥雕、加添木雕等等。所以,当我看到一座还没有上任何油彩的佛像,就会有一阵突然之感,好像这不是历史古迹,而是在搭布景一样。可是,一想到这里的庙宇基本上多是木头盖的(当然也有石头),完全是靠每一个朝代的维修才能保持到今天。例如,早在一千多年前,武则天就已经需要派人修建金阁寺了,那我也只好告诉自己,这还是历史,你只不过刚好赶上历史的一个夹缝而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