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75)

2025-10-10 评论

  围在外边的人见了这些,吐吐舌头,不知会出现何等怪事。年轻人兴奋地擦擦手掌,叫着:“大喜,剌猬没扎了你吗?”老年人吸起烟来,眼神微微发亮。这会儿张王氏又吩咐她俩:剁切姜末、葱花、肉片、肉丁、肉末、蒜泥、香菜末、鱼片、鱼末、鱼块、果料、豆块、笋丝、笋片、蹄筋条、蹄筋末、椒子条、鸡脯丝、冬菇丝、木耳丝、蛋皮皮、凉粉丝、火腿片、毛栗片、毛栗丁、青豆瓣、冬瓜丝、冬瓜片、芸豆丝、葱结粉、葱结条、莴笋皮条、莲籽末......剥浸白果、栗子、核桃、花生、橘子、鲜桃、菠萝、香蕉、莲籽、粳米......她自己则一溜儿摆开小碗,分放好黄酒、烧酒、麻油、豆油、猪油、辣椒粉、米醋、味精、胡椒粉、蛤油、虾油、咖喱油、干淀粉、白糖、色拉油、干馒头粉、西红柿酱......一切摆好之后,她又让大喜去厨房东边的小客厅里看住客人,等客人一到,立即报告。她打发走了大喜,一个人坐在方木凳上吸烟。她吸的烟是带长过滤嘴的那一种,这引起围看的年轻人一阵羡慕。她一边吸烟一边指挥闹闹调制一种馅子,闹闹不得要领。后来她叼着烟站起来,伸出一根食指,插进稀溜溜的馅子里,风快地正旋几圈、逆旋几圈,也就成了。闹闹及所有人都立刻叹服。这会儿大喜热汗涔涔地跑进来,说客人到了!到了!
  “不要慌张。正是个时候。”张王氏站起来,看看两个姑娘说。
  她戴上大喜戴过的皮手套,将剌猬反托在手掌里。空着的另一只手扒开它的空腹,飞快地填入毛栗丁、蛤油、米醋、葱结条、味精、蹄筋末、胡椒粉......最后又滴入一小勺豆油。她小心地将剖缝儿用线缝合三两下,打了死结,然后取起软软的粘土,将剌猬糊裹成一个大泥蛋子。她让大喜烧火,一个个泥蛋就放在灶里烧烤。这时也正好用热锅沸油。她把一个个海参填了闹闹搅成的馅子,放在碗里,让干净的知了猴在上面爬。同时她一手持盛沸油的铜勺,见哪个猴儿爬得恰到好处,就洒下沸油来──知了猴儿立刻烫死,那一些腿爪则紧紧扣住了海参。沸油用完了,知了猴儿也全部浇死。锅里有薄薄的一层油,于是用它烙一张结实的淀粉饼;饼烙成,就铺在案板上,蒜泥、香菜打底,后加笋丝、青豆瓣、火腿片、肉末、鸡脯丝、胡椒粉、粳米,以及味精盐末等等;最后就将抱紧海参的知了猴儿放进去,用那张淀粉饼包成一个扁瓜模样,再用沾了水的粉丝牢牢扎口。这时闹闹已依吩咐调成了另一种馅子,张王氏闻一闻,又猛地甩入一些色拉油和黄酒。接上她又加入肉丁、木耳丝、姜末、葱结粉等数十种东西,以荤为主。拌匀之后,她就一勺一勺盛进挖空了的小香瓜中,盛满了就盖上瓜顶,用两根小木条紧紧关牢。这时一边的小锅加了笼帽,正噗噗冒出白汽,张王氏将小香瓜和包了东西的淀粉饼分层放入,蒸了起来。蒸的时候,她已挪过一个长瓷盘来,随手揪下一截肩上的黄瓜皮条,咯咯地切起来。随切随摆,顷刻间盘里生出一株碧叶黄花的瓜蔓来。张王氏在蔓子上洒了味精及米醋、又撒了盐末虾油;后来小蒸笼里放出了芬芳之气,她叫声“好了”,让闹闹取出。小香瓜迅速浸入冷水,取出后就放在该当结瓜的蔓子上。张王氏说:“这个菜叫『藤上瓜』。”又指指那个包成扁瓜模样的淀粉饼说:“这个菜叫『一窝猴』。”大喜灶里的泥蛋裂了无数纹路,难以表述的香气就从纹路中透出,连围看的人也淌下口水。张王氏取了泥蛋,用笤帚扫去灰屑,放入盘中,告诉大家:”这个菜叫『胡涂蛋』。”
  有一个人从厨房后窗口探进头来嚷一句:“上菜了。”张王氏点一下头。大喜和闹闹急忙去端盘子。大喜端了“藤上瓜”就往外走,张王氏把她拦住。她对大喜说:“这个该闹闹端,你晚她一步上菜。你该端『胡涂蛋』。”围在外面的人听得清楚,笑了起来。大喜红着脸放下了手里的盘子。闹闹接上端起来,往外走时张王氏嘱咐:“步子越小越好。”闹闹蹙蹙鼻子,但还是碎着步子走了出去。她亭亭的身姿配上翠叶儿小香瓜,的确是再合适不过。当香瓜落桌那一刻,她还要报出菜名,还要依照张王氏的吩咐说一句:“各位领导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吃个香瓜解解乏吧!......”闹闹回来了,容光焕发。大喜也要走,张王氏手扯她的衣襟。又停了五分多钟,张王氏说一声“去吧!”大喜也像闹闹一样小步疾趋,但由于太肥胖,很像在原地旋转摇摆。那几个泥蛋在盘中轻轻滚动,香气愈发浓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