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头会上,毛泽东举起左手,朝“大三”、“小三”那边一划:“我们的干部,不烧不行,还要继续发动群众,继续煽风点火……”接着,他又举起右手,朝国务院和军队干部的“旧(救)国军”们一划:“但是,烧成灰也不行,要救人于水火。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烧成瓷菩萨就可以过河了嘛。”
作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毛泽东深明“将兵”、“将将”,治军治国之道。他常讲:“一个篱笆要三个桩”,天下不能清一色。“大三”、“小三”不能没有,“旧(救)国军”更不能丢,林彪这股力量也得用。
“一统天下”可以,“一色天下”不存在。“一色天下”就没有他这位领袖、统帅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碰头会上,毛泽东决定让陶铸“南巡”,“救人于水火”。他点了几位省委第一书记的名,叫陶铸去保。会后,周恩来开列二十余人名单,经毛泽东同意,交陶铸“南巡”时加以保护。
可是,中央文革小组不答应,断然采取措施,利用“武汉赴广州专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团”制造事端,抓住借口,在陶铸南巡之前,将他打倒
现在,毛泽东亲自南巡,中央文革会不闹事不过,要把文章做到毛泽东头上,怕也没那么容易,也未必有那个胆儿……
杨成武带着这种期待和忧虑参半的复杂心情,将毛泽东送到东湖宾馆“梅岭一号”,顾不及休息,直奔“百花一号”周恩来的住地。
这是一座不带地下室的平房,杨成武的住地也被安排在这里。他没进自己的住房,直接走进周恩来的客厅。
“总理!”杨成武敬礼,然后同周恩来握手,“主席已经安全到达,住进了梅岭一号。”
“好。”周恩来拉扬成武坐,“先讲讲路上的情况。”
杨成武拿出沿途所作记录。虽然早已发过电报,他还是详细地汇报了全过程。
周恩来听得很细,连毛泽东讲话时的动作神色也不放过,不时地点头,显然比较高兴。可是,听完汇报后,他像想起什么事,眉头微微一皱,起身踱了几步,似有心事地望住杨成武:“谢富治、王力,还有余立金也到了武汉。今天中午从重庆飞过来的。”
杨成武一怔:“他们怎么过来碰头会上并没让他们来……余立金我知道,我是叫他负责天上的安全。”
“谢富治是我飞武汉前打电话叫来的,负责主席安全。他是湖北人,武汉驻军都是他的老部下,好做工作。”周恩来解释自己的想法。“王力在重庆听说后,给我来个电话,也要来武汉。”
“他来干什么?”杨成武并不掩饰心中的反感。
“武汉造反派听文革小组的话,他来了可以帮助做造反派的工作,比我们说话管用。”
“他要是煽风点火”
周恩来用手势阻止杨成武,他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讲话必须慎重:“他是文革小组成员,是以‘中央代表团’名义来武汉做工作。你干你自己的事,就按你的任务当好联络员,搞好安全。准备好船、检查码头,试试水情,还有机场、通路,保证主席的游泳和安全。”
“我听总理的。”杨成武回到自己住处,立刻召来余立金和李作鹏:“注意,你们一个空军政委,一个海军政委。我叫你们来武汉,是让你们保证主席安全。一个保证天上,一个保证水上,谁那里出纸漏,我找谁算账!”
余立金和李作鹏不由得都挺挺身,好久没有这种“上战场”的感觉
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七日晨,武汉东湖宾馆百花园一号。
周恩来早饭后对杨成武说:“今天你参加听听。”
东湖在武昌市东郊。碧波万顷,渔舟荡漾;港汉交错,称九十九弯;大湖之外连小湖,小湖左右又连湖。南岸山峦吐秀,东岸丛林飞翠,北岸获芦含碧,西岸亭台楼阁。杨成武从百花一号驱车去梅岭一号,一路“丛林飞翠”,远眺九女墩。湖光阁、磨山,彼此相望,互为映衬;山容水貌宽荡胸怀,不禁消去几分隐忧。
“主席呀,你暂时还不能游泳。”杨成武一进梅岭一号,就给热得淌汗的毛泽东泼冷水。“现在游会惊动整个武汉。是不是晚上几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