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散文集(298)

2025-10-10 评论

    敬爱的普实克同志:我愉快地收到您九月二十三日寄自布拉格的信,谢谢您对我国建国十周年的祝贺和寄给我拙作《腐蚀》的捷克文译本。
    您为介绍中国文学所作的努力,对中捷文化交流有巨大的贡献,我谨趁此机会对您的宝贵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
    请代我向吴何。JVochala同志致意,由于他辛勤的劳动,使我的作品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读者们见面。
    加立克同志早已会见,惟因我事忙,且年来常病,未能经常和他畅谈,深以为憾。
    请代向您的夫人问好!
    您的忠诚的
    茅盾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敬爱的楚马克同志:感谢您寄给我《虹》的乌克兰文译本和对我国国庆十周年的祝贺。
    值此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之际,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致敬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沈雁冰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六日

    人民文学编辑部同志:关于为作家出版社编《一九五九年短篇小说选》一书的初选工作,我有几点意见和你们谈谈。
    一、初选作品的字数约为出书字数的一倍。例如本书准备出五十万字,则初选作品的字数可以在一百万字左右。
    二、题材应尽量求其广泛,各方面都有。其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初选时的艺术标准要放宽些,例如少数民族方面的就要比工业农业等方面的放宽些(其中包括少数民族作家写的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
    三、应尽量包括各种各样的风格。
    四、你们认为可选可不选的,也集中起来送给我看。
    五、除中央各刊物外,要尽可能广泛地选辑各地方刊物的优秀作品。请催促各地方把推荐的目录早日寄来。
    我想,根据以上五点来做初选工作,就可以避免把应该选入的作品遗漏了的现象。不知你们以为如何?你们有何意见亦盼函告。匆此,顺颂编安!
    茅盾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敬爱的阮文梅同志:我愉快地收到您的来信和《春蚕》越文译本。这本书装帧、印刷都很漂亮,料想译文也一定漂亮。我的这些作品能和越南读者见面,使我深感荣幸。我愿借此机会对您为增强中越两国文化交流所作的巨大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祝您工作胜利,祝您和您的全家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茅盾一九六○年十月十日

    子铭同志:来信早收到,事冗迟复为歉。现将您所提出的几个问题简复如下:一、我进商务编译所不是蔡元培介绍的,他们说的没有根据。
    二、他们说我在北大时就同李大钊、陈独秀有过接触,这也不确。我离北大预科时,蔡元培尚未被任命为北大校长,陈独秀、李大钊亦未到校。我是一九二五——一九二六年在上海认识陈独秀,平时李来上海住过一个短时期,我因事同他①见过几面。
    ①叶子铭注:据茅盾同志后来的回忆,1920年年初,陈独秀从北京迁到上海,为筹备在上海出版《新青年》,曾约陈望道、李汉俊、李达和茅盾等人,在上海渔阳里二号陈独秀家谈话。这是茅盾第一次会见陈独秀。此信在这件事上记忆有误。
    三、当时有一个平民女子学校,是掩护党的活动的公开机构之一,刘少奇好象没有在平民教过书,邓中夏等教过,我也教过英文。当时学英文的只有三个学生,夜课,教了个把月,就不教了。这三个学生一个是丁玲(那时叫冰之);一个是王剑虹,后来是瞿秋白的爱人;另一个姓名忘记了。
    四、在武汉编《民国日报》事。当时我在《民国日报》写短篇和社论,有的具书(用一、二代号),有的不署名。
    匆此,顺颂健康
    茅盾一九六一年四月十四日

    万春同志:三月二十九日来信早已读过,因开会事忙,未及答复,深以为歉。您寄来的三本书,也都收到。正象来信所说,您的作品我读过一部分,但没有系统地读,也没读全;因此您寄来的书,我十分珍视的,有工夫时,一定要从头读一遍。您在十一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半文盲达到今天的水平,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是受了党的培养而致此,但是,您自己的努力该是主要的因素。十二年来,党对于工农子弟的培养,其数量当以万计,但能够有所成就而且巩固下来,发展下去的,却为数不多,而您是其中之一,这中间就有个自己努力或不努力的问题。我常说,今天的年青一代的作家比我(或者同我同辈的作家们)年青时代要强得多;我在您那样年龄的时候,写不出您所写的那些作品。在这一点上,就因为我那时是在反动政府压迫之下,不用说得不到党的培养,那时连党也还没有成立呢!那时候,我们摸索着追求着真理,努力想求得生活何以如此、又应当怎样的答案——当然只凭借自己的有限的思想水平,但确实是遇事都动了脑筋。这样做,就常常走弯路,但也有好处,即磨砺了思索能力,而当若有所得时,可说确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这对于写作,有平方便之处。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如前所述,凡事都有党在指示,党分析一切并将结论教导你们;这是你们在写作前的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不利之处亦在于此,——因为不是自己碰了多少钉子而得的结论,所见有时就不深,所知有时就不透,此在写作中会出现概念化。因此,作协帮助年青作家的经验值得总结一下,方法上应当更灵活,更多种多样。我还没读过您修改后的《在时代的洪流中》,将来读了其他作品时当一并以鄙见奉告,今天恕不多谈。匆此顺颂健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