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32)

2025-10-10 评论

  法国革命爆发了,路易十六在逃跑的路上被抓回,罗广祥瞧不上眼的革命军突然切断海外传教士汇款,罗广祥自然也就没法给梁栋材这样的耶稣会传教士发工资,加上容妃的死亡,梁栋材立即失业,生活陷入了窘境。梁栋材跟罗广祥一样,对法国新生政权的仇恨达到了极点,当听到法国跟英格兰再次发生战争的消息,梁栋材没有任何的愤怒,甚至希望英格兰人能将新生的革命力量给干掉。梁栋材现在需要工作,需要生活费。
  马戛尔尼的到来,使梁栋材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令梁栋材感到踏实的是,罗广祥因为在钦天监工作,被顺理成章地钦点为大清帝国的翻译团成员。这样一来,大清帝国跟英格兰人的交往过程,都在法国人的视线之下。罗广祥身在钦天监,这一次却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同为传教士的索德超跟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有过命的交情,葡萄牙人不会让英格兰人跟乾隆皇帝走得太近。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更是连年征战,不是老皇帝好斗,而是帝国早已是外强中干了,藩属国已经不拿大清帝国当一回事儿。尼泊尔、安南、日本等国内乱不止,西北、西南叛乱不断。粤海关一茬儿又一茬儿更换监督,雍正皇帝时代,官员们是个个精明,都变成了货币学家,大肆中饱私囊。乾隆皇帝时代,帝国官员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皇帝不仅要提防汉族的反满,还要提防来至海外的威胁,帝国的秩序与尊严不容侵犯。
  脆弱的大清帝国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系,只有战争的胜利才能证明帝国的强大,只有唯我独尊的虚荣才能维系皇家天下的秩序。连年的战争、欲壑难填的官员,乾隆皇帝坐下的万里江山,犹如一匹疲于奔命的汗血宝马。乾隆皇帝难道不清楚自己的国家?错,当洪仁辉直航天津告御状,乾隆皇帝就已经心惊肉跳。甚至出现一个自称西洋幼主的朱姓孩子,乾隆皇帝就将洋人视作洪水猛兽。几个传教士北上,帝国都能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清理行动,可见帝国脆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和珅,一个聪明绝顶,而又风神俊朗的政治新星,最后成为乾隆皇帝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替死鬼。乾隆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帝国秩序的最高管理者,当所有的财富流入各级官员的腰包,和珅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乾坤袋。当帝国的虚弱越来越让乾隆皇帝焦灼的时候,和珅成了乾隆皇帝的唯一知己,只有和珅才能替乾隆皇帝背下历史的黑锅。留给和珅的只有一条路:死。当乾隆皇帝的继任者后来将和珅关押在大牢里的时候,一大帮愤世嫉俗的文人忙着为和珅寻找罪证。和珅在高墙之内老泪纵横:
  夜色明如许,
  嗟予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
  卅载空劳神。
  室暗难挨暮,
  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
  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
  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
  辜负九重仁。
  悲情的绝命诗。不难看出,帝国的权臣和珅,早已成为老乾隆最贴心的知己。梁栋材太了解乾隆皇帝了,要想让和珅背黑锅,那两人就得唱好生命中最后的双簧,乾隆皇帝会满足和珅一切合理的要求。索德超,那个不懂英文的葡萄牙人,因为和珅的类风湿病很严重,略懂医术的索德超,给和珅几口鸦片抽下去,就让和珅疼痛顿消。索德超也就成为钦天监最荣宠的传教士。罗广祥已经探出了苗头,为了迎接英格兰使团,索德超可能加官晋爵,彰显大清帝国威仪。一个更为重要的情报,罗广祥已经摸得清清楚楚。梁栋材要出手了。

  1793年6月20日,马戛尔尼使团到达老万山群岛。
  当天,斯当东四人乘坐“印度斯坦”号直奔澳门。第二天,斯当东四人到达澳门附近的一个小岛。一如之前的预料,斯当东遇到了麻烦,葡萄牙人非常紧张,斯当东只有秘密跟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广州秘密与监督委员会接头。斯当东将马戛尔尼的一份公文交给秘密与监督委员会,这份公文是荷兰巴达维亚政府写给澳门荷兰商馆主任的,巴达维亚希望荷兰澳门商馆不要对马戛尔尼使团搞阴谋。
  23日,斯当东四人回到了老万山群岛,当天使团船队拔锚起航,直奔舟山。26日,粤海关监督盛住派了一名官员到澳门,希望能够得到使团的确切消息,包括特使随从的名字、礼物清单、国王船只及军队数目等。事实上,署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郭世勋早在5月15日,已经命令万和行老板蔡世文到澳门打探使团消息,蔡世文担心错过做生意,老大不愿意,到澳门走了一遭,一无所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