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的烧退了。整天喊着要吃东西。可是家里什么也没有,杨杏有什么办法?长松喊着说:
“真饿坏人了!我真想把这床腿啃两口!”杨杏听着心里像刀刺一样。但她有啥办法?她只好又一次厚着脸皮到了老清婶家里。老清婶有点不耐烦了,嘴里不好说什么,脸上却显了出来。杨杏也看出来了。她只好叹了口气,搭讪着退了出来。刚走到街口,爱爱追了出来。她把手上的一只银镯子给了杨杏,说了句:“把这只镯子去换几块钱吧!”说罢,转身走了。
银镯子只换了十元钱。十元钱只买了十多斤玉米,吃了五六天又吃光了。俗话晚:“上山擒虎易,出门告人难,”杨杏实在无法求告了。实在捱不过来,只好又去找老白婆了,她对老白婆说:“把我那个小的也找个家吧!她爹有病,实在走投无路了。你行行好,帮个忙吧。”
老白婆问:“她几岁了?”
杨杏说:“属羊的,今年整九岁了。你看,童养给人家也行,给人家当个丫头也行。孩子什么都会干。”
老白婆想了想说:“你候着吧!我给你问问看。”
过了两天,老白婆领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来了。那个女人带了三十斤高梁,哄着小响说:
“走吧!乖乖,我是你姑哩。到我家住几天,等你爹病好了,再送你回来。”
小响看看她妈,她妈不敢看她。她又看着这个陌生女人。她有些胆怯,又有些惶惑。
这个女人拿出一个烧饼给她说:
“给!吃吧。到俺家每天都叫你吃好面。”小响接住了烧饼,递给杨杏说:
“妈,叫俺爹吃!”
杨杏接住烧饼,仍然扭着脸不敢看她,这时小建和小强都不在家。小响找不到别的人了。那个女人说:
“走吧!乖乖。咱走吧!跟我走吧!”
小响无奈,两只眼睛里含着两眶泪水,默默地跟着这两个女人走了。
走到烧窑沟口,杨杏隐约地听见了小响嘶哑的哭喊声:
“哥哥——哥哥——”
愿挨打,不嫌巴掌疼。
一一民谚
一
小建和小强回到家里,不见了小响。小建问杨杏:
“妈,俺妹妹哩?”
杨杏没有回答,用衣襟擦了擦眼泪。
小建心里怀疑,忙又追着问:“妈,俺妹妹去哪儿了?小响上哪儿了?”
杨杏只是在烧锅,仍然没有回答。小建跑到锅台前看了看,只见锅里贴着几个高粱面饼子。他忽然明白子,他大声喊着:
“妈,你把俺妹妹送到哪里了?你快说!你是不是把俺妹妹卖给人家了?”
杨杏哭着说:“我快作难死了。你们知道不知道,你爹在床上躺着不会动,两天水米没打牙?你叫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办?我实在没有法子啊!小建,你妈实在没有办法啊!”
小建蹲在地上,喊着说:“妈,你太糊涂了,小响才十来岁,你就把她卖了。你为什么不卖我?你们就不要一个女儿了?”他梗着脖子大声说:“不行,我得去找。妈,你把她卖到哪儿了?你快对我说?”
长松在屋里病床上躺着,听见小建又哭又闹,就喘着气说:
“你把她找回来,你养活?”
“我养活!”小建噘着嘴说:“我就养活。你们卖闺女卖得眼红了,把我两个姐姐卖给人家还不够,剩个小响又把她卖了。你们还像个老的不像?”
长松生气了,他挣扎着坐了起来说:“小建!我养活你十七年了,你有能耐,你养活我十七天好不好?你不乐意在我这个破家,你给我滚。谁叫她长在我海长松家里?谁叫她长在水灾、旱灾加兵祸的年月……”
父子俩吵着,杨杏推着小建说:“小建,你就不会少说一句?你爹这两天刚好点儿,你就不怕把他气过去了!”说着,塞给他一个高粱面饼子,把他推到窑洞外边。
小建拿着高粱面饼子,坐在窑顶崖头上,咬了一口饼子却咽不下去。他想,这是小响“卖身”的饼子啊!不知道小响如今在什么地方?小响本来就胆小,说不定现在正在挨打。想到这里,泪水止不住地向脸上和嘴里流着。
黄昏时候,小强叫小建回家。小建对小强说:“小强,我想把咱妹妹找回来,明天咱俩一起去找。好不好?”
小强说:“好。咱们上哪去找?”
小建说:“我想了,小响准是让那个老白婆卖了。咱大姐就是由她卖的,咱明天就去找她。”
第二天一早,弟兄俩找到了老白婆的家。老白婆刚起床,提着个水桶正要去提水,一开大门却见两个孩子,她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