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体操(106)

2025-10-10 评论

    可以宣谕美的必要,但不要发表"完美主义宣言",这是我的一个很朴素的想法。
    倘若要不要完美仅仅是针对自己,在那里焦虑,倒也罢了。如果是把必须完美的想法,施之于他人,那可就麻烦了,甚至于,会派生出非常可怕的思路。
    尤其是,先设定自己完美,然后以己度人,结果发现周围的生命存在,用"芸芸众生"形容都太宽容了,必称之为"臭鱼烂虾",甚至视之为"如蝇",那思路可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光是停留在思路,或将这思路撰成"美文",或许还不失之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一种"异彩";倘越过这一步,进入到操作,那可不得了,被判定为"臭鱼烂虾"和"蝇类"的,恐怕只能像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被判定为"劣等人种"的犹太人一样,给送进毒气室"实际解决"掉了!
    自己设定自己完美是容易的,但他人却不一定都承认你完美。承认的,怎么都好办,或奖赏鼓励,或抚慰宽恕,或不动声色,或竟嗤鼻对之:"谁要你来凑趣!"不承认的,可就难办了。
    尤其是某些不仅不承认,还公然指出自己缺点的人,为维护自己的完美尊严,那就必须弹压、荡灭!而在当今世界上,把不完美的异己者压服、消灭,竟空前地困难。
    自己设定自己完美,还会使自己的心灵陷于极端的偏执。比如,自己在以往的政治运动里,伤害过某些人,本来那原因是不难分析出来的,有当时特殊的外在影响,有自己当时的错误认知,那年代里的那份不完美,原来是并不怎么严重的,也是不难画句号的。可是,为了坚持自己完美,即一贯正确的信念,即使大多数人们现在都形成了"那样搞是错误的"的共识,自己也还是坚持"没有搞错",那股子坚持的劲儿,倘若仅止是成为一种"个人保留",倒也罢了,如果自己有些个权力,并使用起来,搞成个超出"个人保留"、造成继续伤害无辜的局面,那样的"追求完美",就离美、离善、离真,不啻是背道而驰,而且驰离到十万八千里以外了!
    完美,是一种乌托邦。
    乌托邦作为一种向往,能激励我们去接近美。心想乌托邦,书写乌托邦,吟唱乌托邦,都是人类精神生活里很必要的成分。乌托邦向往是许多中外古今文学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
    但是,把乌托邦付诸实际操作,而且是急于求成的操作,那便会酿成灾难,甚至会形成浩劫。
    人类的悲苦,也许正凝结于此。
    个体生命对此,应有相应的憬悟。
    4
    俗话说:"男子55,胜过下山虎。"
    到世纪末,我已经58岁了,还虎虎有生气么?不敢那样自诩。但生命的树,年轮确实积蓄已粗,而且秋意浓酽,开始飘落憬悟的叶片了。那有着锈斑的叶片,顺着命运的溪流,蜿蜒地漂行。这些叶片,本不完美,更会终于腐烂,但会有世道山谷中的朋友,偶然地看到,并捡起么?惟愿在检视后,能略微一笑,或一愣,然后,再将其抛掉。
    我生命的秋叶,你默默地飘落……而命运的溪流,一时还望不见尽头。
    山溪秋叶,你渐远渐去,却又似乎依旧摇曳在我生命的树上……

    人类之间,免不了冲突。处理冲突之道,以我年轻时受的教育,敌我矛盾是"你死我活",即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具体到白刃战,讲究刺刀见红,也就是有你无我,我必活而你必死,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可能采取一点同归于尽的方式,比如董存瑞的炸碉堡,但那也是为了我军之活及敌军之死。此外,像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应尽可能不殃及平民,不杀也不虐待俘虏等等,都是最基本的常识。
    我还没到壮年的时候,人类处理冲突之道,已有"你活我也活"之说。那还是所谓"冷战"时期,"你活我也活"被我们这边宣布为"修正主义",是一种有悖于"你死我活"的"活命哲学"。话虽这么说,但那时中、美两敌国驻波兰华沙的大使却已经开始秘密接触,后来更加以公开,叫"中、美大使级定期会谈",这种会谈进行了许许多多次,似乎永远谈不拢。但到1972年,忽有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言谈极欢,毛说他喜欢美国的共和党而不喜欢民主党,此话传出,令我这样的懵懂之辈惊诧莫名,后来中、美正式建交,到了今天,光是满大街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就让我们从"你吃我也吃"的实践中深切地体味到"你活我也活"的甜头,如今更把这五个字的意蕴用两个字概括得更有神韵:"双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