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凤美的爸爸当然不会让铁皮剑长出锈来,我想他会给铁皮镀上一层铬,或是一层镍,铬还是镍我搞不清楚。中学的时候开门办学,有一次学工,我们穿过工厂锈味浓烈的车间,到达一个书桌大小的长方形池子跟前。工人师傅说,这池子里的铬水(或镍水?)可以将铁镀上一层铬。他让我们把钥匙拿出来浸在铬水里,于是我们每人用一根带钩的铁线勾着钥匙放进池子,就跟钓鱼似的。过了一会儿,师傅说:好了。我们就纷纷将鱼竿举起来,钓起的“鱼”银光闪闪,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全都不认得自己的钥匙了,每一把都像新的一样,光芒锐利。
那把铁皮剑就是这样镀上了一层铬(或镍),银光闪闪实际上是铬光或镍光闪闪。另外它比真正的剑重,样子难看,它身上发出的不是幽深的寒光,而是平浅的白光。这都没有什么,即使是木头剑也没什么耻辱。
当上江洋大盗的安凤美应该佩带一把什么剑呢?肯定不是铁皮剑,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安凤美,她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身穿吴清华那样的一身红色绸衣,裤腿宽大,风流洒脱。她应该佩带一柄名剑,比如史籍里记载的白虹紫电、青冥画影一类。剑名是凤美告诉我的,她是她爸爸告诉的,她爸爸是她爷爷告诉的。凤美说她爸爸曾想给她取一个剑名作名字,叫安青冥,或安紫电,后来她爷爷说以剑名作名太张扬,会给孩子一生招来厄运。
在平庸的日子里,我喜欢听安凤美说她武艺高强,能赤手空拳打倒三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喜欢她有一个舞起剑来水泼不进的父亲。在黑暗的漫漫长夜里,它们就是我腾空的白马,又是白马身上的花和火焰,安凤美,你快穿上一身红色衣裤吧,快佩上一柄千年名剑吧!
名剑、白马、江洋大盗,它们是如此飘忽不着边际。而硬邦邦的是水冲队到水尾队之间的一个又一个土坎,那高大茂密的竹丛,你蓝色的衣服从竹丛后面一闪而出,你一跳一跳,秋天的太阳在你的头顶闪烁,你从南流带来的公鸡也一跳一跳,跟在你的身后。它是真的,它叫二炮,我们曾经在宿舍里跟它共度一周好时光,虽然它来路不明,虽然它作为魔术的道具让人生疑,但它的确是真的,千真万确,它到水冲来我曾喂它吃过谷子,它的羽毛散发出鸡的气味。
政治粪屋在集体化的道路上滑行,它先作政治夜校,又做幼儿班,现在,它要做养鸡场了。
鸡场本来是没有的,公社一开会就有了,这跟生产队的幼儿班一样,本来没有,后来也没有,公社一开会就有了,公社检查团一检查完就又没有了。
那天一大早队长站在粪屋前的空地上,朝覃屋的方向喊道:每家每户,都拿一只鸡来啊——他又穿过刘屋的地坪,边走边说,快点啊,你们先去,不要让人家讲闲话,队长是刘屋的,是自己人,所以要严于律己。他穿过了地坪往路边走,隔着村路对着郑屋那边喊道:各家各户——先拿一只鸡到队里来,再出工,今天割禾——割山脚那片。他喊一声,说一句,一声长一声短,听上去很是滑稽,但各家都竖着耳朵听着。
覃七坐在村头屋门口的门墩上,他是富农,他要听清楚队长喊工,并且要赶在别人的前头出工下地。他看到田垌那头的郑屋出来了大木,大木当兵刚复员回来,穿着一身七八成新的军装,他掮着一根冲担,肋骨窝里夹着一只鸡。他严肃地走着路,脸上是一副受过部队教育的面孔,认真严肃,但他胳肋窝里却夹着一只鸡。
一个穿着军装的人,胳肋窝里夹着一只鸡穿过田垌,这样的场面让人匪夷所思。鸡在大木的肋窝里很不舒服,头不是头尾不是尾的,又扭又叫,挣扎不休。这边大木也不舒服,搞得很恼火,却又不能恼火。他把又长又粗的冲担往另一边胳肋窝一夹,腾出两只手对付鸡,他一只手捉住鸡脚,另一只手按住鸡头,鸡一时动不得,就拉了一泡稀屎在他的军装上。人鸡一对抗,颇像偷鸡的,更像是抢鸡。覃七昨天晚上没来开会,不知道要成立生产队的鸡场,各家各户都要贡献出一只鸡,他看到大木一副偷鸡模样,正糊涂着,又听见覃屋那边响起了一片鸡飞狗跳的声音,鸡毛、鸡屎、草屑、灰尘,伴随着鸡狗和孩子的叫声,在地坪和房屋之间乱转乱撞,这堆乱糟糟的东西像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在覃屋的屋顶,又顺风飘过水井和一小片田垌,到达村头门墩覃七耳朵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