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去找了一个眼药瓶,小时候,我常从路边捡回"弃猫",如果是眼睛没张开的"猫婴",就用眼药瓶装牛奶,把它们喂大。现在我要用同样的方法。
先把眼药瓶洗干净,装上水,再打开塑胶盒盖,大概今天动作慢了些,让苍蝇飞了出来,我尊重它,决定让它逃跑。反正逃也逃不出屋子,终究要死在里面,或被我岳母的苍蝇拍打死。
大蚂蚁也爬了出来,而且爬得很快。我过去一脚,踩在地毯上,把它踩了个半死,在那里扭来扭去地挣扎,不一脚踩死它,是有道理的,因为螳螂喝完饮料就要吃汉堡了,留个半活的"汉堡蚂蚁"给他,多妙!
开始喂水了。我把眼药瓶的小口对准它的嘴伸过去,它吓一跳,猛扭头地躲开。再伸过去,并挤出一滴水,它发现了。那是水,似乎有意吃。可是这眼药瓶真不济事。那水一直滴、一直滴,淋得它一头,倒像为它洗脸了。
灵机一动,想起个好工具——我用来作美术设计的"鸭嘴笔"。赶紧去柜子里拿来,再把眼药瓶里的水滴进"笔锋"中间。而后扭动旁边的小螺丝,调整笔锋的距离。一个毫米的宽度应该是恰当的,能装的水多,而且前面的开口,正好可以像一只母鸭子的嘴,略略张开,喂小鸭子。
我把"鸭嘴笔"伸过去,它又一惊,跳了开去,再伸过去,还跳开。它一定以为这是个怪兽,准备来攻击。问题是,真碰到攻击,又能如何。除了俯首就擒、伸着颈子待砍,还能怎么样?难道还要把主子弄毛了,把原本可以痛快的"斩首"改成"凌迟"?
它必定是想通了这一点,当我第三次"奉茶"的时候,它居然不躲了,而且嘴开始动,"螳螂喝水了,"我对女儿喊:"快来看。"
它不但喝,而且喝得挺快,鸭嘴笔里的水,一下子就光了。我又滴了两滴下去,再喝光。又滴,还喝光,前后一共喝了七次。连肚子都变大了。谁说螳螂不爱喝水?我不是证实了它不但能喝,而且可以牛饮吗?
或许它的上肢不能动,是缺水。我想,脱皮之后大概需要水分。如同人在手术之后,要打点滴。这屋于里有冷气,特别干,说不定它就因为水不够,造成循环不良、不能舒活筋骨。我仿佛见到一线曙光,有了希望,兴致也益发高昂了。
找来一只小镊子,不大不小的头,跟它的钳子差不多,希望它能把这镊子看成自己的义肢。我用"义脚"夹起那半死的蚂蚁,送到它嘴前。
喝完水,大概精神来了,它居然伸起一只手臂来挡,只是那手臂还僵硬,没挡成,自己先摔倒了。趴在地上,一时起不来,我就趁势,再把蚂蚁递过去。有什么好怕呢?我心里说,这蚂蚁已经不动了,何不捡个现成?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天下都找不到这么幸运的螳螂。
它还是不吃,难道非得自己抓来的才吃?既然如此,为什么喝水呢?这又不是抗议绝食,只绝食物,不绝空气、日光、水。它难道是要抗议什么吗?一个微不足道,非"仰食"不能活下去的小民,还有什么抗议的资格?对!是我造成你的终身残障,是我无能、无知,即统治你,又不懂得"王天下之道",使你成了受害者。但你愈爱害,愈抬不起头、抬不起手。你连拿石头的力量都没有,还谈什么抗议?你的群众、同胞、同袍,都在外面躲着,没人敢出面为你说话,又有谁听你的抗议?
你令你主子的龙颜很不爽了。你要小心了!我的同情与慈悲是有限的。慈悲的背面,就是给你一脚,踩成一个绿色的图案。共犯九月五日
昨夜我很晚才睡,守着花窗,并且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
我的花窗是特别订做的,一边伸出房子之外,有着弧形的玻璃顶,可以接受较多的阳光,一边连接在室内,站在前面,仿佛面对一个挂满盆栽的小花园。花窗的外面也是花园,有我种的芍药、牡丹、金盏菊、向日葵、姬百合,和女儿种的四季豆。为了在夜里也能欣赏园景,我特别在窗外的高处装了两盏水银灯,打开来,一片绿。水银灯下的绿和阳光下不同,有一种特别鬼魅的感觉,像是艳绿的丝绒布,压在玻璃板下,透出来的那种"被含蓄化"的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