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词典(38)

2025-10-10 评论

    问题在于,人的感知各各不同,就是一个人的感知,也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一大堆感知的破碎片中,我们还有时间可靠的恒定守一的形象吗?还有时间的统一性吗?我们谈论一九四八年,我们是在谈论哪一种感知力的一九四八年?在这个阴雨的傍晚,在河街山歌的一个小豆腐店里,光复为他老爹哭了一场后,还说道了藕。他说当年的藕好甜,煮起来特别粉,现在再也吃不到啰。他说现在的藕是化肥藕,哪有当年的好吃呢?
    我对这些说法暗暗起疑。我知道现在确实有些地方的化肥使用太多,对作物的品质确有影响。但毕竟还有大多数的藕是天然的,与光复老头以前的藕没有什么不同。我怀疑不是着藕的味道变了而是光复对他的味觉变了——她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在他越来越离饥饿的当年或者肝脏有了点毛病之后。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我们常常美化以前的一些事物,比如藕,比如一本书,比如某位邻居,因为我们忘记了当时产生好感的特定情景。我们甚至觉得以前的某次痛苦经历美妙无比,因为我们称了原因的回顾者,不再深陷其中。我们不再痛苦而是欣赏痛苦。
    这样说来被感知猎取的时间,反过来也会饰变我们的感知。
    光复给我谈的一九四八,在多大程度上是未经蚀变、真实可信的呢?在多大程度上有别于他对藕的可疑回忆和可疑信念?
    光复谈到政府近来对“规劝会”的平反甄别,说共产党到头来还是不简单,自己的错自己纠,自己吐出的痰自己舔,做到这点真的不简单。说到这里,他发现烟盒空了,叫儿子去买烟,顺便带两瓶汽水来待客。他的儿子大约十二三岁,听说汽水便眼睛发亮,光着脚板就跑出门去。不但买来了香烟和汽水还急急忙忙地用筷子撬开汽水瓶盖。嘣——他愣了一下,前后左右找了一阵,爬到黑黑的床下搜寻,尖削的屁股翘得老高。大概是一只铁皮瓶盖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他顶着一头蛛网出来,说没看见没看见,拍拍手拿着一瓶汽水到门外去喝,哼着不成调的流行歌。
    光复恼怒地问:“就这样算了?嗯?”
    “找遍了,没看见么。”
    “它长了翅膀?还能跑上天去?”
    我不知道光复为什么要重视这样一个铁皮瓶盖。也许,那个小瓶盖还能换回钱?或者他只是恼怒娃崽这种马虎处事的态度?
    他逼着少年再找,停下了与我的谈话,自己也帮着搬开了墙角的一堆木炭,搬开木桶和锄头之类的工具,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对可疑的暗处一一清查,他一次次对瓶盖恫吓:“你娘的躲!你躲!老子看你往哪里跑?”
    他当然少不了对少年的训斥:“你这个畜牲寻啊!寻啊!你当少爷了不是?告诉你,要不是共产党给你祖爷平反,你还想喝汽水?还想穿凉皮鞋?还想插起自来水笔上高中?你老子劳改的时候,差点连命都送了,饿得连牛粪里的稗子都捡出来吃的……”
    少年噘着嘴,把一块木炭狠狠地踢了一脚。
    “猪嬲的,你踢!”体育老师在他的头上敲了一丁公。
    少年举臂招架,可能用力大了一点,把父亲推得倒退了两步,差点跌到。“你还敢回手?你这个畜牲还敢回手?”他一把夺走少年手里的汽水瓶,“老子挖死你!”
    少年气咻咻地跑到门外疯骂:“老杂种!老土匪!你这个老反革命!动不动就打人,算什么教师?”他破口大骂,“你以为这还是旧社会?还想作威作福涂炭生灵丧权辱国吧?”他用了两个很书面化的词。“你活该!你捡牛屎吃活该!你去坐牢我还好些。我将来要当总统,也要搞运动!老子根本不给你这号假货平反我告诉你!……”
    “老子老子老子——”
    光复一句话憋在喉头每骂出来,尽管是体育老师,还是没有追上儿子,气得浑身发抖,幸亏有我扶着,才回到家里稳稳坐下。我很惊讶少年对他的态度。少年的话当然是一时气头上的话,不必过于认真对待。但他这样来戳父亲的痛处,至少说明他对于往事没有切肤之痛,错案不错案,不会比它的一瓶汽水更重要。在这个时候,我再一次感到时间的歧义性。光复像很多人一样,以为他的苦难经历能够被任何人同情。时间所定型的一切,可以像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原貌长存,举世公认。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像我的父亲霍很多前辈,教导后人的时候,总是回溯往事,谈坐牢、饥饿、牛粪或一九四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韩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