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短篇文学集(5)

2025-10-10 评论

  九宽嬉皮笑脸地说:“让你捞呀?”
  “呸!”秋秋说:“这是给小巧的钱!”
  九宽知道一点,说:“小巧早死了。”
  秋秋找来三四块半截砖头,高高举起一块:“你们再不走开,我就砸了!”她的脸相很厉害。
  九宽和虾子本来就有点怕秋秋,见秋秋举着砖头真要砸过来,只好把船朝远处撑去,一直撑到秋秋看不到的地方;但并未离去,仍在下游耐心地等着那些钱漂过来。
  秋秋坐在高高的河岸上,极认真地守卫着这条小河,用眼睛看着那些钱一张一张地漂过去。
  五
  这地方的帮哭风曾一度衰竭,这几年,又慢慢兴盛起来。
  这年春上,北边两里的邹庄,一位活了八十岁的老太太归天了。儿孙一趟,且有不少有钱的,决心好好办丧事,把所有曾经举办过的丧事都比下去。年纪大的说:“南边银娇奶奶回来了,请她来帮哭吧!”年轻的不太知道银娇奶奶那辉煌一哭,年纪大的就一五一十地将银娇奶奶当年的威风道来,就像谈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这户人家的当家主听了鼓动,就搬动了一位老人去请银娇奶奶。
  银娇奶奶听来人说是请她去帮哭,一颗脑袋便在脖子上颤颤悠悠的,一双黑褐色的手也颤动不已。这里还有人记得她呢!还用得着她呢!“我去,我去!”她说。
  那天,她让秋秋搀着,到小河边去,用清冽的河水好好地洗了脸,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换了新衣裳,又让秋秋用梳子醮了清水,把头发梳得顺顺溜溜的。秋秋很兴奋,也就忙得特别起劲。
  最后,银娇奶奶让秋秋从田埂上采来一朵小蓝花,插到头上。
  银娇奶奶是人家用小木船接去的。秋秋也随船跟了去。
  一传十,十传百,数以百计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想看看老人们常提到的银娇奶奶,要领略领略她那闻名于方圆几十里的哭。
  大多数人不认识银娇,就互相问:“在哪?在哪?”
  有人用手指道:“那就是。”
  人们似乎有点失望。眼前的银娇奶奶似乎已经失去了他们于传说中感觉到的那番风采。他们只有期待着她的哭泣了。
  哭丧开始,一群人跪在死者的灵柩前,此起彼伏地哭起来。
  银娇奶奶被人搀扶着,走向跪哭的人群前面。这时,围观的人从骚动中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皆跟随着银娇奶奶移动着。
  银娇奶奶不太俐落地跪了下来,不是一旁有人扶了一下,她几乎要歪倒在地上。她从领口取出白手帕时,也显得有点拖泥带水,这使从前曾目睹过她帮哭的人觉得有点不得劲。她照例仰起脸来,举起抓住手帕的手,然后朝地上拍下,但拍得缺了点分量。她开哭了。她本想把声音一下子扯得很高的,但全不由她自己了,那声音又苍老,又平常,完全没有以前那种一下子抓住人心并撕人肝肠的力量了。
  围观的人群有点骚动起来。
  钻在最里边的秋秋仰起脸,看着那些围观的人。她瞧见了他们眼中的失望,心里不禁为银娇奶奶难过起来。她多么希望银娇奶奶把声音哭响哭大,哭得人寸肠欲断啊!
  然而,银娇奶奶的声音竟是那样的衰弱,那样的没有光彩!
  从前,她最拿手的是数落。但那时,她有特别好的记忆和言语才能,吐词清晰,字字句句,虽是在哭泣声中,但让人听得真真切切;而现在,她像是一个在僻静处独自絮叨,糊糊涂涂的,别人竟不知道她到底数落了些什么。
  跟大人来看热闹的九宽和虾子爬在敞棚顶上。初时,还摆出认真观看的样子,此刻已失去了耐心,用青楝树果子互相对砸着玩。
  秋秋朝他们狠狠瞪了一眼。
  九宽和虾子朝秋秋一直脖子,眨眨眼不理会,依然去砸楝树果子。
  当虾子在躲避九宽的一颗楝树果子,而不小心摔在地上,疼得直咧嘴时,秋秋在心里骂:“跌死了好!跌死了好!”
  这时,死者的家人倒哭得有声有色了。几个孙媳妇又年轻,又有力气,嗓子也好,互相比着孝心和沉痛,哭出了气势,把银娇奶奶的哭声竟然淹没了。
  人们有点扫兴,又勉强坚持了一会,便散去了。
  秋秋一直守在一旁,默默地等着银娇奶奶。
  哭丧结束了,银娇奶奶被人扶起后,有点站不稳,亏得有秋秋做她的拐棍。
  主人家是个好人家,许多人上来感谢银娇奶奶,并坚决不同意银娇奶奶要自己走回去的想法,还是派人用船将她送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