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阳光下的杜元潮与这黑夜中的杜元潮,却又都让她心动。
她安静地躺在那里,十根手指在他的后背上轻轻地抚摸着,像风在沙漠上轻轻吹过。那时,她甚至会想起她的苏州城:无数的青砖青瓦的小楼、无数条深深的小巷……
有时,杜元潮外出开会无法赶回油麻地时,她就会觉得屋里装满了寂寞。
这一天,她以为这一夜他不会再来了,就很平静地睡着了。
而他似乎有意要等她睡着了,就在她于梦乡中迷途失径时,却轻手轻脚地打开门闪进屋子。
她感觉他来了,但她并不让自己完全地清醒过来,而是迷迷糊糊地、睡眼地、口中呢喃不清地侧过身子,下意识地给他让出地方来。接下来,她既好像回到了原先的那个还没有完结的梦中,又好像在注意杜元潮的到来与相拥。
杜元潮一如既往地想要她。
她让他要,但她依然闭着眼睛,任由自己的夜的航船,随风飘游在黑甜乡里。
她迷迷糊糊地觉得,他脱掉了她的衣服。她于迷迷糊糊中害羞着,但她却醒不来。
她迷迷糊糊地感觉到,他缓缓进入她的身体了。她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腹部微微有点胀。
这种状态,留给杜元潮的记忆却是鲜亮而深刻的。后来的许多年里,杜元潮总走不出与一个熟睡的女人做#¥#爱的经验。
这一晚,留给杜元潮的是一个关于女人的身体的常识,也是一个永恒的记忆———熟睡中的女人的躯体,是温热的,尤其是某个敏感部位,更是暖融融的。因为熟睡而身体放松,因此整个身体是酥软的。熟睡中的女人与大地一样,在无人惊扰的夜晚,那青苔斑斑的岩石缝里,却还在缓慢地渗着清澈而滑润的泉水。
他没有刻意去弄醒她,恰恰相反,他温柔地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他似乎很喜欢这样的一种自由。
但,后来,她的呼吸却渐渐急促起来……
春天到来时,杜元潮与艾绒结婚了。直到结婚前的一天,整个油麻地除了采芹一人知道杜元潮与艾绒的故事,居然没有一个人觉察出杜元潮与艾绒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这就是杜元潮的过人之处。他是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但却又永远是谨小慎微、滴水不漏的。
又一个春节到来时,也是在一个又下雨又下雪———雪如飞鸟的天气里,艾绒生下了一个女孩。
女孩的名字是采芹起的,叫“琵琶”。
全家人感到高兴,整个油麻地都感到高兴,惟一使杜元潮感到遗憾的是,父亲杜少岩却未能亲眼见到这个孙女,早在半年前去世了。
邱子东还是镇长,但邱子东觉得这镇长当得没有多大意思。他依然可以走在田埂上,对那些正在割麦子的人大声吼叫:“麦茬留得太长了!”他依然可以领着几个人,将一只外地来这里偷割芦苇的船拦截下来,让人家磕头作揖地向他苦苦哀求。他依然可以走到文艺宣传队的排练场上,摆摆手:“将那出‘小放牛’演给我看看。”但,他在煞有介事地大喊大叫地发威时,自己都能听出这声音的空洞与苍白。他在油麻地只是虚担了一个镇长的名分而已。那些庄稼人尽管镇长长镇长短地叫着,但他从他们的眼神里却分明看出,他们只是一番客气,一番敷衍,一番礼数而已。而那些镇委会的班子成员,尽管没有公然将轻视的神情表露出来,但他仍然还是感觉到了他在他们心目中的无足轻重。他算什么?一架闲置于冬季的风车,一条拖到岸上的船。甚至是朱荻洼这个瘸子,都越来越不在意他了。那天他让朱荻洼送封信到下边,朱荻洼嘴里答应着,人却坐在长椅上抠脚丫子半天不起身。他没有发火,而是坐在一旁冷冷地看着这个从前在他面前屁颠屁颠的瘸子。
整个油麻地都在杜元潮柔和而不可抗拒的掌控之下。杜元潮像一只大鸟,它翱翔着,用它的翅影遮蔽了油麻地的一切。
邱子东想走出油麻地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也是一只大鸟,大鸟跟大鸟,是不能呆在一棵树上的。他时常想像着外面那个可以任由他恣意翱翔的高阔无垠的天空,渴望着在这片天空下让生命光彩四溢。然而,杜元潮将油麻地变成了一只笼子。冰封三尺的地底下是压抑的种子,无法发芽,更无法青枝摇曳、绿叶扶疏。
他对他的前途已想得很清楚:必须突围!
他在油麻地以外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一阵,他四处在外活动,为自己找一新的落脚之处。那些朋友都很讲义气:“别他妈呆在你那个鬼油麻地了,到我这里来吧。”粮食加工厂、机电站、食品公司、建筑站的头们,都鼓动他,并都承诺给他安排一个好位置。但杜元潮死活抓住他不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