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成为往事(93)

2025-10-10 评论

  读者已经熟悉的石玉兰的家乡崤阳县就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九日被宣告解放的。
  盘踞在崤阳残酷剥削农民的大地主陆子仪竟然没有来得及逃走,在靖州边界的一条小河岸边——这里距离陆相武派来接应的马队仅仅一个小时的路程——被愤怒的佃户(一说是一小股土匪)擒获,一家老少十三口全部被杀,所带财物被抢掠一空。
  那个炎热的夏天,整个洛州地面洋溢着劳苦大众的欢笑之声。
  商子舟在洛州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组建了洛北工农革命军,中共K省省委任命商子舟为洛州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洛北工农革命军军长、军委主席。从此,洛州就有了从州到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的苏维埃政权。
  如果我们从更大范围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就会发现,商子舟在洛州进行的革命不是偶然和唯一的,事实上,陕北的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早已经做了同样的事情,也就是说,洛州发生的事件是更大范围内一场革命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所蕴涵的历史意义必然要超越洛州本身,具有一种宏观的意味。
  苏维埃政权绝不仅仅是把土地分给佃农,它要改变的是几千年以来一直在延续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这样,它就要引导民众对人对事形成合乎革命理想的新见解。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为了做到这一点,共产党人做了艰苦的努力。
  我写作本书的时候,曾经翻阅大量历史资料,作为我的同学吴克勤给我提供的创作素材的补充。当我沉浸在历史烟尘中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眼光、胆识和魄力所折服。我发现,在改变人的观念问题上,我们党早在二三十年代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化整合运动,就已经有了我们这些晚辈亲身感受的那种深谋远虑、力度以及无所不在的对于人的精神活动进行影响和感召的力量。
  革命,按照《辞海》的解释,有三个层面的意思:在社会学意义上,它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集中体现”;在哲学意义上,它则体现为“事物的根本质变过程,与‘进化’相对”;在文化意义上,它则显示为“古代以王者受命于天,古称王者易姓,改朝换代为‘革命’。例:《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变革;命,天命。”
  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上述意义上完全实现革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鲜血,需要暴力,需要无数人流血牺牲。尽管这样,正如我们从历史上看到的那样,中国革命还是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今天经历的事情和五六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不担心读者无法理解我们目前正在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它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抽象地看一下,我们会发现,一切缘由都潜藏在历史发展的神秘链条之中。很多现在发生的正是过去发生的,很多以前发生的也正是现在发生的。那么,未来发生的会不会是现在和以前发生的呢?也许。从天文学角度看,既然一切物质都起源于宇宙大爆炸的那个“点”,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个世界的所有物都是同一个起源,在同一个时间产生,并必将在同一时间结束。尽管这样,我们在进入历史的时候也是一片迷茫,历史在它自己的轨道中默默地运行,它当然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我们很难具体地说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甚至完全不可想象。
  人在历史面前毕竟是渺小的,犹如老子所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你怎么能够知道你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呢?你不会知道的。
  37.天·地
  凡是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走过来的中国人,对这首歌曲都耳熟能详——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当世世代代没有立锥之地的农民突然有了自己的土地的时候,借助于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抒发自己的心情,真的是准确而又生动。我们应当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感激他们所感激的人。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那个叫石广胜的佃户也处在同样的情境之中,不再被大地主陆子仪剥削,能够在法律保障下光荣而正当地拥有自己的田产,在夕梦山林区继续耕耘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他将会多么高兴!他一定会紧紧拉住女儿石玉兰的手,指着永远属于他的土地房屋,嘱咐她:“闺女,你记好:这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石玉兰会怎样说和怎样做呢?她会庄重地点点头,把父亲的叮咛作为毕生遵守的人生信念记下来,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可惜佃户石广胜已经去世了,而我们的主人公石玉兰又不在我们叙述的那个光明世界之中,所以我们设想的一切就都没有发生,石玉兰甚至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首歌曲——她被幽闭在靖州的深宅大院里,一心一意照料着宝贝儿子绍平,怎么会知道解放区发生的事情,怎么会知道这里有这样一首歌曲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