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先天精神病患者,生下的子女却是聪明异常,为什么有的人愚钝一世,子女却飞黄腾达?精神病患者混沌未开,无欲无求,恩怨不理,无德也无害,愚钝的人,不与人交恶,吃亏是福,他这一代受苦受难,必有福报还于后代。这不是迷信,现在的医学可以证明这点,人类的基因也会因情绪、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而变化,分出优劣,然后各结各结的果实。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也。
无论僧道巫医,莫不是劝人向善,民间的俗语说,人行好事,莫问前程,就是真理,一个好人,心底无私,心态平和,处事便会逢乱不惊,头脑清晰,总会遇难呈祥,总会在困难面前找到出口,而心态好,便不会有疾病找上门,便能得到长寿的福报,这也是轮回。
所以,世上的因果轮回是存在的,易经用十二辟卦来演示这个轮回,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一爻一爻的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都暗藏了天地万物、人事更替的大道理。
台儿庄大战那年,峄县望族苏家住进了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
临开战时,军官交给苏焕文老先生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存,打完仗他来取。
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单膝跪下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若生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鄙人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入敌手,故托于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
苏老先生见他言辞恳切,不便再推托,只得收好,并许诺说:“你放心打仗去吧,人在玉在,人不在玉也要在。你的玉,等你来取。”
台儿庄大战历时十余日,惨烈异常。双方军人战死无数。大战结束,丰军官却未来取玉。苏老先生叹了口气,以为丰军官已战死,把玉取出来,看了又看,不知该如何处置,想了半天,就把玉装在一只铁匣子里,在大门外挖了一个深坑埋了,又在上面栽了一棵芙蓉树。
又过了几年,峄县一带闹土匪,一天夜里,一伙蒙面恶人闯进了苏家,把苏老先生绑起来,用绳子拉到树上,点名要那块玉。苏老先生摇了摇头。
为首的土匪阴笑着在苏老先生脚下架起了柴火。
苏老先生的儿子苏树玉哀求父亲说:“那位军官也许已经战死了,玉任你处置,你把玉给了这些人吧。”
苏老先生瞪了儿子一眼,说:“我答应过人家的事,就要做到,纵死无憾。记住,我们苏家衍生数百年,从未失信于人,我死后,一定守好玉,直到完璧归赵!”
苏老先生被土匪活活烧死,玉仍无恙。
转眼到了“*”,一伙造反派听说苏家给一位国民党军官保存过玉,就给苏老先生的儿子扣了一顶“内奸”的帽子拉去游街,造反派的头头垂涎那块无价之宝,把苏树玉叫去,说只要你交出玉,就既往不咎。
苏树玉学着父亲摇了摇头。
造反派头头就命令手下人狠狠地打他,打了一夜,苏树玉已经奄奄一息,仍是摇头。
抬回家,苏树玉只给儿子苏守玉交待了一句:“那块玉上有你爷爷和你父亲的血,守好玉,我们苏家不能失信于人……”就咽气了。
十几年后,苏守玉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也知道了那块玉的价值。有一年,他做生意失败,欠下银行巨额贷款,为还债,一天夜里,他伐倒了老宅门前的芙蓉树,找到玉,想卖玉翻身。
这时他想起了爷爷与父亲的惨死,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不由痛哭失声。
天明,他没卖玉,而是把传了数代人的苏家老宅卖了。
又过了几年,忽然从台湾来了一位老人,几经辗转找到了苏守玉。苏守玉看了他的证件,二话没说就把那块历尽劫难的玉交到了老人手上。
他只字未提苏家为了这块玉所付出的代价。
老人颤巍巍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爷爷和你爸爸为了守玉而牺牲自己的事呢?”
苏守玉学着父亲那样摇了摇头说:“都是过去了的事了,还提它干吗?再说,我们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初的诺言。”
老人老泪纵横,把玉交给苏守玉说:“这块玉应该放在你们苏家。”
苏守玉说:“我们苏家有一块玉,那就是做人的诚实和信用。”
老人对着苏守玉跪了下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