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也说:“不错。我睡的时候只有九点半钟。后来被有刚拍桌击椅的声音吵醒,钟上已过了十点半。”
“张小姐,令兄回来时你还没有睡?”
“是。昨晚我还在看书,所以听得很清楚。”
“从今兄回家直到你下楼,这中间有多少时候?”
“我不大注意。大约有一个多钟头。”
“你方才说,令兄酒后回家,常常发酒疯。他可是天天如此的?”
“这也不是。他不是天天喝酒的。有时他和朋友喝了几杯,回来便要吵闹。他的酒性是很可怕的。他吵闹的时候,谁都不敢近他。我嫂子因着劝他的缘故,曾被他打过几次。去年夏间和今年春天,我也吃过他两次亏。第一次我因为他吵闹不休,走下楼来。他一见我,不问情由,便举起手来掴我一掌。第二次他独个儿骂人,我劝了他一句,又吃他一拳。从这两次以后,我就任他吵闹,再不敢下楼。不过昨天的声音实在太奇怪了,我才冒险走下来。”
那老妇又说:“先生们,这件事终要请你们给我儿子伸冤。因为有刚的脾气虽然不大好,但此番明明是被人家谋死的。谋死的情由,我刚才已经说过,先生们谅必也明白了。”
“这是有性命出入的。若没有确实的证据,不能随便说是什么人干的。”
“证据不证据,全要靠先生们去找了。若说内幕中的情形已经非常明显。别的莫说,但瞧昨天傍晚,撷英也和有刚大闹了一场才回娘家去的。”
“唔,这个我已经知道。……老太太,你刚才不是说今媳的哥哥叫颜小山,是做过县知事的?”
“是啊。就为着伊家是做官的,所以伊才装足威风,瞧不起婆婆和丈夫。其实伊真是一个白虎星,一进门就克掉伊的阿公,此番伊又狠心地弄出这样的——”
那少女又插口说:“妈,别这样说。这件事嫂嫂是不是有关系,到底还须查明了再说。你这样子口口声声说定是伊,被颜家的人听得了,不是要闹出岔子来吗?”
那男子也附和道:“是啊。我们不能先下断语。凶手是谁,等到查明白了再说不迟。现在我再问一句。昨天他们夫妇俩的吵闹,究竟为的什么?”
老妇道:“哎哟!说出来也丢脸!撷英近来越发不对了!每逢有刚不在家,伊便自由自在地出去。这里面的情形自然不必我说。可是有刚偶然说伊几句,伊就破口相骂,闹一个不亦乐乎。不但如此,伊自身虽不知检束,一听得有刚要纳妾,伊却反发足雌威,竭力反对。俗语说,养只母鸡会生蛋。一个女人结婚了三年,自己没有出息,又不守妇道,却偏偏仗着母家的势力,瞧不起我们。侦探先生,你想气人不气人,可恶不可恶?”
“这样说,你儿子曾经要想纳妾——”
我正听到这里,忽觉有一个细小的飞虫飞进了我的鼻孔。鼻孔中的神经一受刺激,便禁不住打起喷嚏来。这无意中的一喷嚏竟惊动了憩坐室中的人们,里面的谈话声音便立刻停止。
无意中的一个喷嚏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我觉得很窘。霍桑也知道事情已弄僵,势不能再偷听下去。他向我皱皱眉,不发一言,便立直了身子,大踏步跨上正屋的石级走进去。我也懊恼地在后面跟着。
正屋的中间是一个客堂,排列着一组蒙着紫色丝绸的沙发椅座。地上铺着一条灰白色的地毯。靠壁有一张红木的半桌,供着许多古瓷古董,陈设非常富丽。这客堂面积很大,似乎除了特别宴会,寻常是不经用的。
那时憩坐室的门呀的开了,走出一个穿栗壳色花呢长夹袍的中年男子来。霍桑本来认得他。彼此就点了一点头。后面还有一个穿袍褂留短须的矮胖子,却不认识霍桑,只顾向我们打量。后来我知道那个和霍桑招呼的是北区警署里的侦探长姚国英,就是先前在室中主持问话的人。他近来连破几件盗案,很有些声誉。还有那个矮胖子是本区的巡官汪熙年。我们在窗外听得的一次粗壮声音,便是这位巡官先生。
姚国英把江巡官和我们介绍了几句,便一同走进憩坐室中。里面有两个妇人,一老一少,就是死者张有刚的母亲和妹妹。装束都很朴素。那老的年纪已有五十六七,皱纹满额,肤色糙黄,双目却圆黑而有威光。少女的年纪约在二十四五,蛋圆形的面庞,灵活的眸子,脸上却白得没有血色。伊穿一件灰青素绸的薄棉袄,玄色的套裙,脚上是蓝缎的绣花鞋。这时伊的左手执着一块白巾,正在揉伊的眼睛。母女俩面对面坐着,相对凄然,显然都被悲哀之神所控制着。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十上下的老妈子,低沉了头,好像牙齿在打战,越发助长了这室中的阴凄恐怖的气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