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背诵这首词吗?”叶太太又问。
这首与风荷名字有关的词,亦寒最近还念过,当然记得很熟。于是,他呷了口咖啡,放下杯子,曼声吟诵道: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
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
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随着亦寒的吟诵声,叶太太两眼闪现出泪花,她的思绪飘向了十五年前……
那是一个炎热而潮湿的夏季。昨夜一场大雷阵雨后,清晨总算放晴,空气显得近日来少有的凉爽、清新,楼前花园里一片鸟语花香。
令超刚上中学,每天照例由伯奇的车把他带到学校,然后怕奇再去银行。这几天令超正在期末大考,早上他匆匆扒了几口早饭,就催促父亲赶快动身。
见父亲终于作好了出门的准备,提起公文包,令超手里挥动着书包,一路跑着去开大门。
忽然,门外响起了他惊讶的叫声:
“爸爸,妈,快来!快来看……”
叶太太跟在伯奇身后,走到大门外。一眼就看到,紧贴着石阶,一个小女孩蜷缩着身子、正熟睡着。
她那小小的衣裙上沾满了泥巴,脚上的鞋子只剩下一只,湿透了,而且很脏。头发也是湿漉漉的,贴在额上,脸上手上也有许多泥点。
她小嘴微微张着,睡得很香。令超的大声喊叫也没能惊
醒她。
那时在叶家帮佣的沈妈也出来了。她俯身轻摇着那个女孩,连声叫道:“孩子,快醒醒,睡在这里要生毛病的,快醒
醒。”
小女孩动了动,终于醒了。哦,那是一双多么清澄、动人的大眼睛!她天真地、毫无戒备地看看围在她身边的人们,仿佛她的突然出现,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叶太太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她用手背撸开披在额上的乱发,摇摇头不回答。然后,看着叶太太,轻声地说:
“我饿了。我想吃饭。”
沈妈把她抱了起来,说:“好孩子,你告诉我们,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去。”
孩子忽然“哇”地一声哭起来,揉着眼睛,抽抽嗒嗒地说:
“我要回家,我要找寄姆妈……寄姆妈……”
叶太太和沈妈忙哄她别哭,又一再想问出她住在哪儿,但看来这个顶多才四、五岁的孩子,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连自己的名字*什么都说不清。只是一个劲地叫着“要寄姆妈”。
上海人称干爹、干妈为寄爹、寄姆妈,难道说这孩子是过继给人家,而且就住在寄姆妈家?为什么不听她要爸爸妈妈呢?
已经有围上来看热闹的人了。叶太太当机立断,叫伯奇先带着令超去上学,然后让沈妈把孩子抱进去,先给她洗个澡,吃饱了饭,然后再设法送她回去。
两天过去了。伯奇夫妇反复问这小女孩,想帮她找到父母,送她回家。可是从孩子零零碎碎的答话里,只听出了,他家门外有一条河,里面游着小鸭鸭,还有小船。家里还有一条老牛、一条小牛,好不容易才搞清楚,老牛确实是牛,小牛却是这孩子的小哥哥。照此看来,这孩子是生活在乡下的了,那么又怎么会跑到大上海来呢?太不可思议了!
再问她,又说,家里房子真大,楼梯很黑,走起来会
“吱呀吱呀”地响,房里有电灯,有大床,还有洋娃娃……这还比较对头。可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地址,说不清这房子在哪里。问她怎么会跑出来,她更是眨巴着一双大眼睛,茫茫然地无从说起。
又过了一天,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我爸爸妈妈都死了。是寄姆妈告诉我的。”
看来,这个寄姆妈在孩子的生活中很重要。叶太太赶忙问:
“好孩子,你寄姆妈叫什么名字?”
“他就叫寄姆妈,”女孩眼睛亮亮的,肯定地说;“大家都她寄姆妈!”
大家?那么说家里一定还有别人?
“告诉我,还有谁叫她寄姆妈?”叶太太问她。
“还有……”女孩突然住口,闪动着长长的睫毛,陷入了沉思。
叶太太又问了一遍,孩子还是不说话,却一扭身从叶太太膝上滑下,跑到沙发那儿,把脸埋在坐垫里,再也不肯回答任何问话了。
伯奇到附近的巡捕房去打听,人家回答,周围并没有人本报告孩子走失。又说,如果无人认领,可以把孩子交给他们,由他们转送到孤儿院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晨蔷
夏亦寒
叶风荷
豪门世家
家族恩怨